图为最新期《经济学人》杂志封面
导读:《经济学人》最新一期封面文章称,政府让个人和公司的贷款付息抵税是对经济运行的巨大扭曲,既不利于经济增长,又无助于增进公平。如今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这是废除对债务税收补贴的良机。 黑洞使空间光线弯曲,再聪明的人类对此也无可奈何。相比之下世界经济的一个巨大扭曲则完全是人为的,这就是各国政府对贷款的补贴。全球发达国家有一半允许公民可税收入扣减抵押贷款利息。几乎所有国家都允许公司在可税收入中扣减贷款利息。这样做似乎司空见惯,但其代价和损害却十分巨大。 在2007年即金融危机尚未导致各国纷纷降息之前,这部分应税收入在欧盟为一年5100亿美元,占GDP大约3%;在美国为7250亿美元,占GDP的比例将近5%。也就是说,大西洋两岸的国家在降低贷款成本方面的开支都比国防开支高。即便在利率接近于零的今天,美国联邦政府对贷款的补贴也超过GDO的2%,与扶贫开支相当。 这说明为减税优惠所鼓励的贷款补贴全面危害尚未开始引起重视。人们扩大贷款去购买房产,推升住房价格、鼓励房地产业过度投资而非鼓励投资能创造财富的资产。减税利益主要被富人享有,从而加剧了财富不平等。公司财务决策受最大化债务减免税而非根本业务需要推动。 负债有很多好处--负债使得公司能够进行投资,个人能够提前享受。然而对贷款的税收补贴使经济走上不正之道,由此形成的金融体制容易发生危机,对生产性投资不利。补贴还降低经济增速,加剧不平等。这是对经济的人为扭曲,必须加以纠正。 债务和税收,人生无法避免 先言其脆弱性。倾向于负债的经济更容易发生危机,因为负债使脆弱的贷款人承担严格的偿还义务,而股权显然是为了向投资者分散亏损风险而生。缺乏相当股权缓冲的公司和银行更有可能破产。2002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造成股东损失4万亿美元和一场中等程度的经济衰退。2007-10年杠杆化的全球银行损失两万亿美元,世界经济轰然崩溃。金融监管机构强迫银行增加股本自我融资,为纠正负债过多的不平衡已作出一定努力。然而主要由于对债务的补贴,这种不平衡仍然存在。如果增强税收体制的中立性,公司将增加权益出售,减少负债。投资者将不得不习惯市场波动性的扩大;不过随着股本缓冲减弱,股东承担的风险将减小。 不偏不倚的税收体制还可使储蓄者和银行做出更有效的选择。如今发达国家银行贷款60%为抵押贷款。如果没有税收优惠,人们买房就会少贷款,银行的住房贷款发放也就减少。对提高生产力的新想法和新业务的投资的吸引力将相对增强,这反过来将促进经济增长。 消除负债享受的利益还可促进公平。减轻抵押贷款偿还负担是对最不需要补贴人群的补贴:研究显示,美国20%收入最高的家庭从中获益最多。抵押贷款成本将上升,不过会出现一些新工具让个人弥补当前储蓄与未来收入的差距,比如权益分享抵押贷款将房价波动的损益在银行和业主之间分摊。 贷款者与放款机构 虽说消除债务扭曲经济的理由十分充分,但实现途径却困难。政治家不太喜欢降低房价的各种改革。这里存在如何协调的重要问题:税收是政府事务,鲜有国家准备单边撤销补贴,因为撤销补贴很可能导致该国对来去自由的公司的吸引力减弱。此外,既得利益集团也会大声疾呼。银行、私募机构之类严重依赖借贷的企业从税收补贴中获得了几十亿美元的好处,他们会拿出一部分捍卫现有体制。 这就要求进行分阶段改革。首先是对住房抵押贷款补贴改革。这些补贴不仅加剧金融机构的脆弱性,而且并未实现所声称的提高住房自有率的目标。在美国和瑞士这两个进行巨额补贴的国家,住房自有率分别为65%和44%,并不比英国、加拿大之类没有补贴的发达国家高。最明智的办法是逐步取消税收优惠,就像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所做的那样。 消除公司贷款所享受的税收减免将更加困难。努力促进公平的少数国家已经通过给予权益同样优惠而实现了这一目标。比如,比利时、意大利给予股东所享受的红利和利润与付息抵税差不多的税收优惠。不过这类办法需要精心设计,而且会在国家需要资金的时候降低其税基 。 最好的办法是在降低公司税率的同时逐步减少税收减免。这种政策对税收总额没有影响,而且可消除担心降税大战失利而不敢推进改革的政府的风险。 无论统一还是单独行动,各国都应尽快采取行动。在利率较低的今天,债务税收补贴的益处相对较小,因而比较容易消除。当利率不可避免地攀升时,贷款补贴将更有价值。目前是处理债务扭曲大问题的良机,这一机会也许永远将失不再来。(柠楠/编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