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的股市.场内活跃.场外也同样没闲着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争当大股东.争进董事会二
1996年1月23日媒体报道: “福耀”法人股频繁易手二一时引起市场广泛议论二
“福耀”公司法人股换手始于1994年年底.主要是三次大宗法人股转让二1994年11月1日. “福
耀”主要发起人香港三益公司协议受让“福耀”法人股2848.78万股.从而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二1995年1
月4日. “福耀”再次发布股份变动公告.称香港港华公司从公司原股东——美国田纳西公司受让818.1675
万股法人股二据“福耀”1995年11月3日公布的配股后的股份变动报告显示. “香港三益”仍为“福耀”第
一大股东.拥有该公司股权的24.895. “香港贵信”和“香港港华”分居第二和第三位.分别占ll.84%和
5.435二而l996年1月22日. “福耀”董事会再次发布公告.宣布经董事会同意.福州绿榕玻璃有限公司和
香港鸿桥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受让“福耀”境内及外资法人股9262.662万股和ss84.1665万股.这是“福
耀”法人股的第三次大宗转让事件二由此. “香港鸿桥”将拥有“福耀”l7.275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福州绿榕”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二
1996年的控股事件与以往不同.并没有争当公司老大的火药味.而仅仅是争当大股东.在董事会
里争个席位而已二即便是二级市场收购.也显得十分温和二l996年5月17日.云南恒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再
度举牌.称于5月16日.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再度增持兴业房产普通股l50万股. “恒丰”增持“兴业”2%
股份.持股总数达538万股.占“兴业”总股本的7.0055.已成为其最大股东二云南恒丰曾在1995年12月12
日报告了其持有兴业5.0525股份的事实二“恒丰”同“兴业”及其有关大股东进行了多次接触. “兴业”
也表示欢迎“恒丰”加入该公司董事会二不过“恒丰”并不满足于进入董事会.而想对兴业的经营享有发
言权二
在成为“兴业”第一大股东后.云南恒丰的总经理罗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兴业”是一家
基础较好的公司.其大股东都是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但这种强强联合应该产生的良好结果并没有在兴业
公司这几年的经营中充分体现出来二言下之意.由我们来干.将干得更好二
对此“兴业”的老总曹光骝反应并不强烈.他对媒体无奈地表示.恒丰公司再次举牌是预料之中
的.公司董事会已对“恒丰”进入公司董事会作了考虑.并于5月10日已书面致函恒丰集团.决定据其目前
持股情况拟增加一名董事.请恒丰集团在5月20日前推荐一名董事候选人.提请公司第四次股东大会选举二
曹光骝认为.从资料显示.恒丰集团已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但对第一大股东在董事会的任职问题.从
《公司法》和公司章程来看.并没有特别的规定二
从这些表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兴业”老总的无奈二自“宝延风波”以后.中国企业的老总们已
经认识到并且接受了这样的事实:总经理也只不过是股东的“打工仔”二 “兴业房产”共有7名董事.由6
个发起单位和公司总经理组成二总经理又算什么?持股多少才是关键二那种国家任命“老总”的时代一去
不复返了.股权之争与“老总”没有关系.给谁打工不都一样二既然恒丰集团已成为老大. “老总”保住
饭碗最要紧。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