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理念从“出生地” l:说,是西方资本主义市场化的产物,制度
的核心是职业经理人负责制,也就是“信托责任”,资产所有者与管理者分
开,管理者负责企业具体的经营,并向董事会负责,从根源l:跟西方文化,特
别是基督教文化分不开;在中国我们硬生生地拿来人家的这套制度,说不晓得
也好,不情愿也罢,在拿来制度时并未拿来人家的信托文化,取而代之的足官
僚文化,以致巾曰许多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模式,都有点不那么是味道,似是而
非的感觉。
企业管理在现在看来并不稀奇,但就是30年前在中国也没有这个概念,
那时候没有私有经济,公有经济下产生了许多低效义臃肿的企业,存这些国有
企业里面,虽说个个都是“家大业大”,然而几乎全是一人管理的公司,领导
一人说了算,大家也并没有感觉这有什么不妥,自然是因为那时候在人们的观
念中还没有“现代管理”、“经理人制度”这样的概念。
现代管理架构一般运用于大中型企业中,前提是企业有能力养活这套制
度,或者有时大到一定程度出于管理上的需求,必须引进现代管理制度,但往
往排斥其文化;这么做非常可惜,现代管理制度可以tl:一家大企业如机器顺利
运转,但机器是没有灵魂的,只有引进了现代管理文化爿‘是一个“有生命的机
体”,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一代又一代的员工都能传承到这种文化,
从而无论谁领导这家企业都不致被毁掉,人事任免也不足“一朝天子一朝
臣”,企业的K远发展才有根本保障。
现代管理模式是企业做大做强后必然的选择,有些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上
不去了,不是冈为市场饱和,更不是冈为竞争激烈,而是管理跟不上脚步,这
种现象存连锁经营的企业最常见;就算成功引进现代管理的企业,也要看成功
的程度,因为管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并且最难的部分是文化的引进,制度
的改变员工肯去接受,文化可不是主观想接受就接受得了,而且发展到一定规
模企业已经形成了一种“土文化”,要引进另外一种文化,就意味着要移除原
来的“土文化”,但这是员工深深认同的价值观,所以往往在这部分会遇到极
大阻力。引进现代管理架构的另外一大阻力,原来的创始人既得利益受到冲
击,“权力重组”是从最高层不愿意改革的根本原因:,
一人管理这种很原始的管理模式在中国很常见,中国中小企业众多,私营
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小企业如若繁星,基本都是一人管理的公司。企业
由创业者一手包办起来,这是必然的发展模式,成长壮大后很少可以脱离这种
模式,并且创始人一般认为企业是我一手带出来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公司里
头好职位全让自己的亲戚朋友担任,这样也让他觉得比较放心,自己人比较能
相信?在许多做得已经非常大的企业中,也不乏这种管理模式,中国家族企业
几乎都是一人管理的公司,但在西方家族企业许多可以引进现代管理模式,并
且经营得十分成功,岜菲特投资的《华盛顿邮报》就是家族企业。j
以上并不否定一人管理模式,也没有说现代管理模式就一定好,这样都太
以偏概全,有时候就像汽车和火车的比较,一定要说哪一个更好,我可说不上
来。一人管理的公司如果在非常有能力和负责的人手巾,再加『:点机遇和运
气,就可能会大步前进;因为少了许多的牵制,他可以把他的想法迅速实施,
遇到什么问题或突发情况,公司可以最快速调转船头,避免更大的损失;一旦
发展机会m现,也能果断m击,不用走许多行政流程和内部子斗,致使贻误最
佳战机。但问题是决策主观化,没有多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强凋有能力的人,
但有能力的人不是全能的人,他也会犯错误,并且由于权力缺少制衡,由于这
个管理人的偏见,可能使公司一错到底最终倒闭?
对企业而言现代管理架构比一人管理优秀,上市的国有企业都有现代的管
理制度,但从实际『:都是“一把手”说了算,虽然股改、 l:市了,可官僚文
化在根子里无法抹去;当然,这也是大环境造成的,不能说只是企业本身的问
题,认清现代管理架构下的一人管理公司,对价值投资有所帮助,起码在对这
类企业进行估值的时候,这点会被考虑进去。j原则l:更希望投资有现代管理架
构和现代管理文化的公司,在同行业、同等盈利能力的条什下,更愿意给这种
公司高报价。
一人管理的公司并非不能投资,只是相对而言现代管理的公司更好,如中
国平安(601 3 1 8)是最典型的例子,巨无霸规模的现代管理架构企业,其文
化根子是一人管理,中国平安我个人虽然不是很喜欢,但不否认它是家好公
司,将来招商银行(600036)的真正刘‘手是“中平安+深发展”,在服务水平
上这将是真正级别的较量,但偌大一个中国金融市场,完全容得下更多强者,
相反在竟子中能够相互促进。
综I:所述,我们认为一人管理与现代管理模式并不能一刀切的简单定义好
坏;特别对于中小公司、创业型企业而言,从现实角度考虑必须要一人管理,
如果建立一个现代管理体系,成本对于创业阶段的公司是无法负担的,也是毫
无必要的i,想想百度在创业的时候,就那几十号人,李彦宏抬头就可以看到
“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了,建立一个现代管理体系只会使创业资金更快烧
光,到时候只能关门大吉,除非VC肯投更多的钱,满足这套没必要的现代管
理体系的运转;当百度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算李彦宏“视力”冉好,也看
不清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了,李彦宏是留洋回围创业,接受现代商业文化,IT
行业义不同于传统行业,再加VC基冈使然,管理制度当然必须建立起来。
所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管理者的“视力”无法看到每个员工的时候,
要用其他方法补充视力不足,方法有很多,现代管理模式并非必然选择,但所
有伟大的企业几乎无一例外采用现代管理架构。『:市公司应该说大都具备一定
实力,上市必须股份制改造,从架构上已经体现了现代管理模式,但很多公司
是为了上市不得已接受股份制改造,但对引进现代管理文化没兴趣,通常代之
以官僚文化,其实这在另一个层面I:说明,为什么I:市公司整体竞争力不高的
原冈,、
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f‘年前和l‘年后对一家企业来讲,企业还
是这家企业,但已经物是人非,人员是流动的,在老体制下同有企业那种一个
人在一家企业的一个岗位『:一十就是一辈子,也不管他十得好不好,这种不正
常的现象只是特殊情况,最后也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全世界只有日本的企业有
类似于这种文化,但我们通过研究后发现,日本企业还是有很科学的人员考核
机制,在员]_忠诚于企业,把企业当家的国民文化下,有一套激励和扣罚标
准,企业问的人员流动有条不紊的进行,只是比其他国家的企业人员流动更受
儒家文化的影响,除了日本之外韩国的企业也奉行这种文化。在这方面中国足
否需要深思,我们奉行“拿来主义”全盘接受美国式企业用人制度,而且用
的比美H人还彻底,只“拿来”美H的企业制度而不拿来美H的企业文化,
套上中国的“人治”文化,如果这也算是一种“创新”的话。我们不是没有
探寻过中国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融合之道,但要问为什么中国现在的企业足
这样的一种文化状态,从“求大”到寻根将是未来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由
之路。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