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怎么说呢?国务院国资委新闻处处长苏桂锋面对媒体的质询.回应道: “这件事太大
了.不便发表评论.要等请示领导后再说二”国资委方面表示.国有企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企业经营
行为由企业按市场化原则自主操作.这是国资委的一贯态度二这个态度很明确.但对事件来说又很暖昧二
看来“老板”也很无奈啊!
“东新恋”只好转成“暗恋”了二
2008年5月2 7日.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美国银行将以每股2.42元港元的行权价从汇金公司购买60
亿股建行H股二这笔交易在6月5日交割完成二可6月4日.建行H股股价为6.78元.美国银行增持建行的价格
相当于建行二级市场价格的l/s.于是人们自然以此为据.质疑建设银行“贱卖”国有资产二市场人士以二
级市场的价格为依据认为贱卖.而有些专家.比如中央民族大学证券研究所教授张宏良则认为. “贱卖”
与二级市场价格无关.他认为建设银行“贱卖”.指的是卖给中资和外资的定价不同二美国银行和新加坡
淡马锡公司曾分别斥资25亿美元和l4.6亿美元购买建设银行9%和5.1%的股权.每股定价仅为0.94港元.而
其在A股市场上市时的定价却高得多二股票卖给中国股民.价钱很高.而卖给“老外”.价钱低得离谱.难
道中国人低人一等不成?这让人不禁想起解放前上海滩的那块屈辱的牌子: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二”
在市场的一片指责声里.建设银行的新闻发言人席德炎终于站出来表示. “贱卖论”是对市场运
作的严重误解.与美国银行的期权安排符合建行的战略利益二又是一个“战略”!
对于这种“贱卖战略”.2008年4月1日.中央民族大学张宏良教授就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过“万
言书”: 《控股中国银行——劫难第一单》二文章对银行业改革中的“贱卖”现象进行了猛烈抨击二2008
年7月25日.张教授再度在博客上发表长达21000字的“声讨檄文”《不要欺人民太甚》.对“中国银行业
改革开放热点问题研讨会”进行声讨.质疑这次研讨会是“不良学者的流氓观点还是金融买办的殖民化宣
言”二张宏良认为: “外资的确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这些注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商业银
行.都已经是被外资控股的银行.资产已经不属于中国人了.此时这些银行有没有先进技术对中国已经没
有了任何意义二”中国有句老话. “癞痢头儿子自家的好”.把儿子都给了人家了.接受再好的教育.于
“自家”又有何益?爱国主义得落到实处.得时时提防经济全球化之下的经济殖民化。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