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学堂 > 学习4 >

低价股封杀熊市

时间:2014-10-09 14:47来源:未知 作者:zhi

    1995年沪市主力和散户们玩“游击战”,却在无意中构筑了股市的底部。l995年4月仪征化纤上市
前,主力利用散户畏惧大盘股的心理,奋力启动石化、马钢,使得大盘股止跌回稳,也使大盘的下跌空间
被封杀。随即在“5·18”行情的第一天,马钢几笔就被拉上3元价位,上涨90%。当这轮行情结束,该股由
最高价3.40元跌至1.92元的最低价,上证指数也由74 1点回落至682点。但人们对大盘股的畏惧心理实际上
也随着大盘股的活跃而被封杀。
    8月份,以上海石化领衔主力再度发动大盘股行情,只有独具慧眼的人士才会看清:熊途已走到了
末路。
    固然l995年ll月中旬新股板块几度冲高,但均无功而返,700点铁底的声音刚落,此点位又应声而
破;虽然l2月上旬,上证指数在600点关口徘徊,到l2月中旬,600点又被无情地沽穿,但历史性的底部却
已构筑完成。从图形上我们可以看出,1994年了月虽然跌破400点,创了历史新低,不过这是对8月狂牛的
“报复”,真正的熊市底部却是在1995年4月的524点,也就是大盘股止跌回升的时刻。触底反弹后在1996
年1月再次触底,探到5 12点,上海股市熊市的双底构筑完成,l996年将是牛市真正展开的一年。
    底部仅仅是这样一个概念:低价大盘股的下跌空间已经失去。而这个下跌空间无非就是股民们对
低价大盘股畏惧的心理空间,股价的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股民已不再畏惧。1995年的“不再畏惧”的
确是庄家炒出来的,并非是政策“利好”出来的。
    从1995年ll月底到1996年初,证监会主席及沪、深交易所总经理在新闻媒体屡屡发表“政策性”
讲话。这些讲话调子并不高,证监会主席的讲话主基调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规范,一手
抓发展。上交所的调子则更突出发展,更加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但这个“发展”让股民胆寒,因为它


包括应长痛不如短痛地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这里有l990年以前发行的老股份制企业的上市问题,还有
国家股、法人股流通问题。
    然而正是在一片看空中,市场却在不知不觉中走出了熊市的阴影,股民们摆脱心理上的阴影,要
比市场摆脱熊市的阴影来得缓慢,许多股民到l996年下半年,才真正敢于承认低价股革命把中国股市带出
熊市,牛市全面展开这个事实。这时启动行情的正是在1995年筑底后的低价股,以l996年9月l3日~lO月29
日的深市为例,低价股中苏三山涨幅达139%(3.32元一了.95元),中厨涨l51%(4.42元一ll.10元),川化
涨l l6%(2.90元一6.25元),星源涨l04%(5.53元一ll.29元),低价股普通涨幅都超过了l00%。而高价股
的涨幅却大都在20%左右,如深发展27%(14.52元一l8.46元)、深科技22%(16.68元---20.30元)、苏常柴
19%(13.60元一l6.20元)。
    这就是低价股革命的真正意义所在:封杀熊市。
    1993~1995年这段熊市,对于中国第一代股民来说,是终身难忘的,是他们走向成熟的实实在在
的经历。同样以深市为例,深发展从62元跌到5.90元,万科从36.了元跌N3.20元,金田从81.69元跌N3.83
元,而宝安则从33.95元跌到2.57元。在熊市底部时,大多数股票与牛市高位相比,市价损失均超过90%,
不少高价股价位在6元左右,中价股在3~4元,而低价股则在3元以下。经过连续三年的调整,到1996年
初,深沪两市的平均市盈率仅l6.3倍,其中深科技市盈率6.45倍,深发展了.14倍,四川长虹3.29倍,按当
时1年期存款利率9.18%计算,l0.89倍市盈率以下的个股,投资价值已经超过银行l年期存款。
    那份“金银钱米都消为尘垢”的感受,是l996年以后入市的股民无法想象的。l996年以后入市的
股民是幸福的,他们没有被大熊咬伤过,没有经历过股价被斩去90%以上的惨痛,对他们来说,套牢的概念
只不过损失“几档”而已。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 美股论坛-洋财专家
  • 美股论坛 - 美股交易员热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