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由Gerald Ap—
pel发明,是根据移动平均线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趋势变动的方向的优点所发展
出来的,是最为简单同时又最为可靠的指标之一。它是利用两条不同速度(一条
变动的速率快——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另一条较慢——长期的移动平均线)的指
数平滑移动平均线来计算二者之间的差离状况(DIF)作为研判行情的基础,然
后再求取其DIF的9日平滑移动平均线,即MACD线。MACD实际就是运用快速
与慢速移动平均线聚合与分离的征兆,来研判买进与卖出N,勺B,-t机。
1.MACD的基本运用方法
MACD在应用上,是以I 2日为快速移动平均线(1 2日EMA),而以26日为
慢速移动平均线(26日EMA),首先计算出此两条移动平均线数值,再计算出两
者数值间的差离值,即差离值(DIE)=12日EMA一26日EMA。然后,根据此
差离值,计算9日EMA值(即为MACD值);将DIF与MACD值分别绘出线条,
然后依“交错分析法”分析,当DIF线向上突破MACD平滑线即为涨势确认之
点,也就是买入信号;反之,当DIF线向下跌破MACD平滑线时,即为跌势确认
之点,也就是卖出信号。
MACD理论除了用以确认中期涨势或跌势之外.同时也可用来判别短期反转
点。在图形中,可观察DIF与MACD两条线之间长间垂直距离的直线柱状体
(其直线棒的算法很简单,只要将DIF线减去MACD线即得)。当直线棒由大开
始变小,即为卖出信号,当直线棒由最小(负数的最大)开始变大,即为买进
信号。因此,我们可依据直线棒研判短期的反转点。
一般而言,在持续的涨势中,1 2日EMA在26日EMA之上,其间的正差离
值(+D坩)会愈来愈大;反之,在持续的跌势中,差离值可能变负(一DIF),
负差离值也愈来愈大,所以当行情开始反转时,正或是负差离值将会缩小。
MACD理论正是利用正负差离值将会缩小的特性。MACD理论,即利用正负差离
值与其9日平滑均线的相交点,作为判断买进与卖出信号的依据。
2.计算方法
(1)计算平滑系数
MACD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于其指标的平滑移动.特别是对某一些剧烈波
动的市场.这种平滑移动的特性能够对价格波动作较和缓的描绘.从而大大提高
资料的实用性。不过.在计算EMA之前,首先必须求得平滑系数。所谓的系数,
则是移动平均周期之单位数.如几天,几周等等。其公式如下:
平滑系数=2/周期单位数+1
如1 2日EMA的平滑系数为2/1 2+1=2/1 3=0.I 538:
26日EMA平滑系数为2/27=0.0741
(2)计算指数平均值(EMA)
一旦求得平滑系数后.即可用于EMA之运算,公式如下:
今天的指数平均值=平滑系数×(今天收盘指数一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依公式可计算出l 2日EMA
12日EMA=2/1 3×(今天收盘指数一昨天的l2日EMA) +昨天的12
日EMA
=2/13×今天收盘指数+儿/l3×昨天的l2日EMA
均值
同理,26日EMA也可以计算出:
26日EMA=2/27×今天收盘指数+昨天收盘指数+25/27×昨天的指数平
由于每日行-情震荡波动之大小不同,并不适合以每日之收盘价来计算移动平
均值,于是“需求指数”(Demand Index)产生了,并且需求指数代表了每日的
收盘指数。计算时,都分别加重最近一日的份量权数(两倍),即对较近的资料
赋予较大的权值,其计算方法如下:
DI=C X 2+H+L/4
其中.C为收盘价,H为最高价,L为最低价。
所以,上列公式中之今天收盘指数,可以需求指数来替代。
(3)计算指数平均的初值
当开始要对指数平均值.作持续性的记录时,可以将第一天的收盘价或需求
指数当作指数平均的初值。若要更精确一些,则可把最近几天的收盘价或需求指
数平均,以其平均价位作为初值。此外。亦可依其所选定的周期单位数,来做为
计算平均值的基期数据。
3.注意事项
(1)MACD指标可以对于研判短期顶部和底部,但是并不一定可信,只有结
合中期乖离率和ADR指标,才可以判定。
(2)利用周线中的MACD指标分析比日线的MACD指标效果好。
总之,在使用MACD指标时必须判定市场的属性。也就是说,目前的市场是
多头市场,还是空头市场。根据不同的市场属性,采取不同的操作策略,以规避
风险,达到保障利润的目的。
洋财网为投资者提供美股行情,美股交易员等相关信息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