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我们决定关闭在纺织事业的运营.而到年底之前这项不太愉快的工作也大致告一段落.回顾
纺织产业的历史深具启发性。
当巴菲特合伙事业(当时由我担任该合伙事业的执行合伙人)在2 1年前买下伯克希尔纺织公司的
控制权时.公司的账面价值约为2 200万美元.全部集中在纺织事业。然而当时由于公司无法赚得与账面价
值相称的报酬.其实质价值远低于此数。事实上.在此之前9年(即伯克希尔与哈撒韦两家公司合并经营期
间).合计总营收达5亿多美元.但却发生了l000万美元的亏损.虽然时有获利.但总是进一步退两步。
1967年初,我们利用纺织事业产生的大量现金进军保险事业买下国家赔货公司(NICO),一部分
资金来自盈余,一部分则来自减少纺织事业的存货、应收账款与固定资产的投资,这次撤退的决策事后证
明完全正确。即使由于肯的管理,运营大为改善,但纺织事业从未赚到什么钱,即使是在景气高峰的时候
也一样。
——l985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背景分析
伯克希尔纺织公司是巴菲特永远的痛,故此他也将后来收购的公司都纳入这个名字之下以牢记这
个教训。但是失败对成功者而言,只是一股推动他们找到正确路径的动力而已。伯克希尔后来持续多元
化,使得纺织业不佳的绩效对公司整体的影响越来越轻微,并且使巴菲特懂得了“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
是坏公司的敌人”这个道理。
在1978年,巴菲特讲到他继续保留纺织业务的4个原因: (1)该公司为当地非常重要的雇主;
(2)管理当局坦诚面对困境并努力解决问题; (3)劳工体认到了困境并极力配合; (4)尚能产生稳定现
金收入。
当然,纺织厂最终还是关闭了。
行动指南
有时候我在想,巴菲特实在是不该关了这个厂,假如到中国来订做贴牌的伯克希尔牌衬衫,商标
上印一个巴菲特的头像和签名,没准可以赚大钱?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