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股票筹码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价位区域,分别形成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密集
峰形;上方的密集峰,称为上密集峰:下方的密集峰。称为下密集峰:中间的密集峰。称
为中密集峰。
形态种类:根据上下峰形成的时间次序不同.可分为下跌多峰和上涨多峰。
(1)下跌多峰
下跌多峰是股票下跌过程中.由上密集峰下行.在下密集峰处获得支撑形成下密集
峰,而上密集峰仍然存在。
形成次序:上密集峰、下密集峰。
形成机理:上密集峰被击穿,股价下行在下密集峰处受到支撑,止跌企稳;上密集峰
的部分筹码割肉直至下密集峰,形成多峰密集。通常上密集峰被称为套牢峰,而下密集峰
被称为吸筹峰。
多峰密集中最典型的是双峰密集。双峰密集是由上密集峰和下密集峰构成,对股价的
运行有较强的支撑力和阻力。当股价运行至上密集峰处常常遇到解套压力,受阻回落;当
股价运行至下密集峰处常被吸筹承接而反弹。为此,也可将上密集峰称为阻力峰,下密集
峰称为支撑峰。
峰谷:双峰之间称为峰谷。峰谷常常被填平,使双峰变成单峰。由于双峰的上峰为阻
力位,下峰为支撑位,股价通常在双峰间上下震荡运行。最终将上下峰消耗掉,在原峰谷
的位置形成单峰密集。这就意味着吸筹整理阶段告一段落。
当股价处于下跌双峰状态时,一般不会立即发动上攻行情。因为如果股价迅速突破上
峰,展开上攻行情,就会使市场获利分布不均匀,下峰获利较高,如果市场追涨意愿不
高,庄家就会面临下峰的获利抛压和上峰的解套抛售的双重压力,给庄家的拉升带来一定
的困难。
必须指出的是.峰谷仅对下跌双峰具有意义;只有下跌双峰才会在峰谷处形成二峰合
一的单峰密集。
(2)上涨多峰
上涨多峰是股票上涨过程中,由下密集峰上行,在上密集峰处横盘震荡整理形成一个
以上的上密集峰。
形成次序:下密集峰、上密集峰。
形成机理:股价突破下密集峰形成上行趋势。经过一段涨幅后作震荡整理;在此阶段
由下峰处跟进的筹码在上峰处获利回吐。继续看涨的投资者在上峰处再次跟进,形成了上
峰密集。上峰密集的筹码全部来自下峰,是下峰部分筹码移位上峰的结果。
对上涨双峰的行情研判主要观察上下峰的变化对比。在上涨双峰中,下峰的意义非常
的重要,它充分表明了庄家现阶殷仓底筹码的存有量。如果上峰小于下峰行情将会继续看
涨,反之.随着上峰的增大,下峰迅速减小,是下峰筹码被移至上峰的表现,此时庄家出
货的可能性增大。
下跌多峰密集通常最下方的峰为吸筹峰,也称支撑峰;相对于吸筹峰,每一个上峰部
是阻力峰。筹码通常经震荡整理在最下峰处形成峰密集。上方的每一个峰将被逐渐消耗。
下跌多峰中的上峰通常是庄家派发的区域,其峰密集是庄家派发的结果,上峰筹码主要是
套牢盘。
上涨多峰通常出现在作庄周期跨度较大的股票中,该类股在长期上涨过程中作间息整
理。形成多峰状态。它表明庄家仍然没有完成持仓筹码的派发。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