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在意金钱的得失
时间:2014-05-11 19:37来源:未知 作者:zhi
炒股不能太在意金钱的得失,否则,你会有很大的心理魔障,这个魔障,是你赚钱路上最大的敌人。近年来随着
股市的涨涨跣跣,身边炒股的人越来越多。股市的火爆,让不少股民朋友们心情愉快。但也有不少人因投入过度,加重了
心理负担,整日患得患失,手中的股票像一块烫手的山芋,抛也不是不抛也不是。
有一些股民心理素质较差,大盘涨就心花怒放,有说有关的,大盘一跣就黩黩无语了。整天处于一种紧张状态,
一颢心总让大盘提拉着,股市的走向就是他的心情晴雨表,天天睡不好、吃不好。甚至有些人连上厕所都想着股票,做其
他事情注意力根本集中不起来,一到周末没大盘看反而心里发慌,觉得失落。
《般若心经》说: “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颇倒梦想。”放下得失,不以涨喜,不以
跣悲。轻松自如地按照市场规律止盈止损,就会因炒股而快乐,而不仅仅是因为赚钱而快乐。身心健康才是炒股的本钱。
炒股不论输赢,可能开心,也可能难过。盈利时,可能兴高采烈,忘乎所以,不知风险将至;输钱时可能灰心丧
气,一蹶不振,怨天尤人。这样使自己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中,交感神经容易兴奋,心血管就容易收缩,对脑、肝、肾都
不好。有这种心态的人炒股,也许赢了些小钱,却输了健康,岂不得不偿失?所以,投资股市需量“体”而行。
在股市中,如果心态不好,遇到股市大幅震荡,就特别容易使身体甚至生命遭受危害。对此,我认为,无论是新
股民还是老股民,在进入股市之前就应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赚得再多的钱赔了自己的身体也是划不来的,因为身心
健康才是炒股的本钱。
股市好比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每一轮股市的潮起潮落,对股民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如果刺激反应
过于激烈或过于持久,就会引起心身疾病。为此,以平和、健康的心态去应对和抗击股市风浪,才能获得股票交易和心身
健康的取赢。
第七节在恰当的时机买恰当的股票
在股市中,利用恰当的时机,买恰当的股票,这个道理也许人人都懂,因为想要从证券市场中博取差价的玄机,
就在于“低买”和“高卖”之间,如果方向反了,变成“高买”到“低卖”,则必然要招致亏损了。 然而,在股市中,何谓“低”,何谓“高”,本来就是相对而说的,如果以静止和片面的观点去处置论之,难免
会南辕北辙,常常出错。这类错误有可能在以下三种情形中发生:
一是在空仓的状态下,本该买的时候却没有去买。这种情形通常出现在真正的阶段性或历史性的底部。但空仓而
没有果敢地去抄底的投资者,却错误地认为“弱者恒弱”,低价之后仍会出现更低的价,所以自以为真正底部的低价相对
其主观臆想的更低价,还是在一个相对的“高”位,于是,不买而错过了底部。这就是把“低吸高抛”的标尺下限往下打
到了一个容易让人错失机遇的极限位置。
二是在半仓的状态下,本该加仓的却没有去买,本该减仓的却没有去卖。这种情形通常出现在牛市的中期或者是
熊市的中期,相对于历史底部和历史顶部而言,皆处在一个不上不下、不高不低的位置。这时,在牛市中继形态中本该继
续加码买进,以求扩大今后潜在利润之时,却错误地选择了减仓行为;或者在熊市中继形态中本该继续卖出,以求规避今
后潜在风险之时,却错误地选择了加仓行为。
以上这两种错误思路及手法都是没有把底和顶综合起来看待,没有将“何谓低”、“何谓高”冷静下来辩证地判
断。只有将当前主流趋势同历史走势融合在一起评判,才能看到牛市中继形态的点位与价位相对于历史底部是“高”了,
但相对于历史顶部甚至可能创新高之后的顶部还“低”着呢;才能看到熊市中继形态的点位与价位相对于历史顶都
是“低”了,可相对于历史底部甚至可能创新低之后的底部还“高”着呢。所以,当我们对当下运行的位置到底算低还是
算高搞不大清楚的时候,不妨从历史走势和横向比对中找答案。
三是在满仓的状态下,本该卖的时候却没有去卖。这种情形通常出现在真正的阶段性或历史性的顶部。然而,满
仓却没有审慎地逃顶的投资者,却误以为“强者能够恒强”,高价之后仍会出现更高的价,因此自认为真正顶部的高价相
对其主观臆想的更高价来说,还是在一个相对的“低”位,于是,不卖而错过顶部。这就是把“低吸高抛”的标杆上限往
上提位到了一个使人“见好还不想收”的极限位置。
究其上述三种错误的情形,共同的特征都在于没有很好把握买卖股票的趋势与时机,在界定不清
的“低”和“高”之间迷失了自己。同买卖之间不相适宜的还有一个讲求和掌握满仓到空仓、空仓到满仓之间循环往复的
节奏问题。主要是指要有随时准备顺应趋势,不能用“买与卖”取刃之刀去单向着力,更不能将死多头、死空头的一条道
走到底,应该随时根据市场运行的情况来有序调整自己的资金与仓位的配比,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
(责任编辑:zhi)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