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学堂 > 学习3 >

赚钱是小概率事件 林业公司:三林环球

时间:2014-11-29 19:31来源:未知 作者:zhi
    2007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马来西亚的林业公司三林环球(3938.HK),乘势杀入香
港股市。在三家外国大投资银行(汇丰、瑞信和嘉诚)的簇拥之下,隆重上市。那可是一个热闹
非凡的IP0,万人争购。IP0价格最后定在每股价格2.5港元。我因为在投资银行里有朋友,差
点获得大量认购。但是,最后一刻,我那故意避开热闹的坏习惯起了点作用。我决定抽单。
IP0之后,它的股价一路下滑。我躲过了一颗子弹。
    可是,我一直怀有这样一个情结:中国人需要进口很多木材。三林环球除了在马来西
亚有林场以外,还在新西兰和南美洲的圭亚那有林场。那美丽的森林给了我无穷的想象空间。
虽然我没有去过南美洲,但是网站上的照片太美了!我必须投资这样的公司。等到股价跌了一
半(即1.25港元)的时候,我出手了。可是,股票继续下行到0.8港元,甚至0.5港元的时候,我
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既然我看好,我应该在股票更便宜时加仓啊!可是,我没有这个底气。我
虽然见过公司的管理层,可是,我有信心吗?没有。
    我一直焦急地等待。终于有一天(20 11年6月),我在报纸上读到香港股民们炒日本地
震后重建家园的故事。重建家园需要进口大量木材。于是,某投资银行的分析师发表了一份热
 
 
情洋溢的报告。三林环球的股价大涨。我痛苦了2年,终于得见天日。我毫不犹豫,斩仓大
吉。一个星期以后,这朵昙花也死亡了。虽然2012年,大股东把这家公司私有化了,但是,我
已经完全不想再纠缠了。过去5年来股民除了辛酸的眼泪以外,什么也没有获得。当一个企业
业绩长期不振,又不分红,只是每年都讲自己的资产如何优秀,对股民来讲有何意义呢?
    最近几年,香港和大陆有几十家(不,上百家)上市公司在世界各地收购矿山和冶炼企
业。但是,最后转化成利润的成功者寥寥无几。失败者包括大公司,小公司,包括中国的国有
企业,也有民营企业。
    在中国和印度对矿产需要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为什么上百家企业(而且是受到股票交
易所监管的上市公司)在这个大浪中失败呢?我想有如下原因:
    一是骗子。买家和卖家中部有大量的骗子。2007年华北某铜矿被大股东用天价卖给了
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但是,买家急于买,卖家吊起来卖。账目的夸张让人们事后惊诧不已。可
惜买家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吞。为什么?难道把自己的愚蠢暴露在法庭上吗?况且在急匆匆的成
交过程中,买方难免留下了几个把柄给卖方。
    2007年,某中国公司收购了某印尼金矿。半年后,这个金矿神奇般地出现了“泥石
流”。开采工作被延后了4年。中国公司的股东们(大小股东们)欲哭无泪。在有些矿业并购
中,除了黑手党一类的活动以外,还出现过游击队的骚扰。有些游击队跟中国企业在国内外修
路、开矿和建厂时遇到的土豪劣绅的袭击类似。有些时候甚至是地方政府的干预。这都是股民
噩梦的起源。很多事情并没有通过上市公司在交易所披露。股民只是知道结果而已。那些惊险
 
 
的细节大家只能在电影中看到。
    二是经营矿业的难处。经营矿业跟经营任何生意一样困难,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
单:挖泥巴。从探测,到技术论证,到各种各样的批文的获取,再到码头和公路的修建……任
何一个环节出了错,都可能带来巨大损失,甚至让整个项目垮掉。所以,它们的成功是小概率
事件,不成功是大概率事件。
    三是当大家一窝蜂收购矿产的时候,价格最可能太高。这跟买股票一样。不管多么好
的公司,如果你收购时付出的价格太高,你就等于支付了它未来40年,甚至50年或者60年的好
处。那怎么赚钱呢?
    我的教训:
    1.南美的渔业、非洲的矿山、和南洋的渔业都不是我等散户的投资对象。留给别人
吧。留给机构投资者吧。
    2.赚钱是小概率事件。亏钱是大概率事件。开矿如此,买股票可能也是如此。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 美股论坛-洋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