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如是说】
自i新的考验在于能否自i造价值i
——德鲁吏::i:i21世£的警理挑战》
【实例与活用】
德鲁克认为,创新的考验也是对质量的考验,并不是“我们是否喜欢这个创新”,而是顾客“是否愿意花钱去购
买这个创新”。这就要求管理者一定不要理想化。管理者若对市场需求没有清醒的认识,那么创新很可能还没成形便已夭
折。一个理想化的管理者往往会令企业的成长道路布满荆棘。
1987年,留学日本的何鲁敏,谢绝了日本方面的高薪挽留,带着9箱技术资料回到国内。何鲁敏是一个纯粹的技
术人员,他完全可以进入国家科技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作。但是他选择了创业。
那时候,中国人均GDP才290美元。何鲁敏却把创业的目光瞄准了空气加湿器。想都不用想,闭着眼睛都可以知道
他的天真与理想主义,人们连温饱都尚有问题,哪还有钱买这种“奢侈品”?
加湿器、净化器这个产业在国外叫ZAQ,即室内空气品质行业。它的市场容量和人均GDP呈正比例关系,一般人均
GDP在4000~5000美元的时候,这个行业才会出现比较大的增长。
但是,当时对这些情况一无所知的何鲁敏带着一腔热血,头也不回地投入进了这个非常冷门的领域。很快,对商
业过于理想的想象让何鲁敏遭到了来自市场的当头棒喝。
创业之初,何鲁敏相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企业中没有比技术更有用、更值钱的东西了。后来他发现不
完全是这样的,技术先进,并不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当公司做市场调查时,才发现最先进的东西消费者未必接
受,消费者接受的东西未必是最先进的。
知识分子创业往往太理想化,何鲁敏的创业一路磕磕碰碰,遇到各种倒霉事,好在抗挫折力极强的何鲁敏一路坚
持,终于大难不死,取得了成功。如今,亚都不仅坐稳了国内同行业老大的位置,也成为200s={L京奥运会的空气质量独家
供应商,据说,作为空气品质设备的供应商在奥运史上还是第一次。亚都未来的计划是要在五年内做全球老大。
回忆起年轻时的创业经历,他忍不住感叹: “太前瞻了不一定是好事,可能会遇到许多倒霉事。但好在亚都不断
地遇到倒霉事,也不断地遇到机会,最终还是伴随着中国的GDP一起成长起来了。”
显然,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将目标褪去理想色彩的过程。是否与市场需求匹配,是衡量创新是否具有价值的重要标
准。只有将创新与市场需求完美对接起来,创新才可能实现,事业才可能获得发展。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