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把《基金黑幕》提出的问题放在一边.首先得看看这篇文章的真实性.即可信度到底有多
少二
据《财经》杂志报道.2000年6月以来.有三起公开报道的事件引起了该杂志对证券投资基金的关
注二一是有关嘉实基金管理公司内部争斗的报道二据报道.2000年6月12日.嘉实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洪磊
提议.嘉实以公司的名义.提请中国证监会审查公司董事王少华的任职资格二三天后.嘉实基金管理公司
召开董事会.王少华获董事长马庆泉授权主持会议.通过了罢免总经理洪磊的决议二这起争斗揭露出嘉实
二基金内部的分歧.争斗的背后实质是体现了公司高层是长期投资还是短期炒作两种经营理念的冲突二
第二件事是6月22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投资基金法》起草的工作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言辞激烈地抨击了证券投资基金操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指出“目前我国
证券投资基金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几家基金联合操纵几只股票.最后把老百姓给套牢”二成思危措辞
严厉的指责.次日就在《中国证券报》头版头条刊出.中小投资者闻之大为震动.而众多证券投资基金则
深表不满二可成思危德高望重.地位又高.再不满也只能到“发泄吧”里去发泄二
第三件使《财经》杂志关注基金的事是.8月14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投资基金课题组发表于
《中国证券报》上的一份长篇专题报告.题为《四问证券投资基金》二该文的执笔人与课题主持人是著名
金融专家王国刚博士二文章提出四个根本性的问题: “证券基金本身具有稳定股市的功能吗?”“证券基
金本身具有分散股市风险的功能吗?”“证券基金的投资收益一定高于股民投资的平均收益吗?”“发展
机构投资者就是发展证券基金吗?”而这四大问题专题研究得出的结论全部是否定的二中国社会科学院可
说是中国最高的研究机构.给基金的定性是“证券市场的坏孩子”二对于权威机构的结论.基金管理者们
不敢破口大骂.否则更证明自己是个“坏蛋”二
这三件事.使基金的负面作用与违规操作引起社会的关注.热衷于社会热点的杂志社自然不会放
过嗅到的信息二正在此时. 《财经》杂志记者又获悉上海证券交易所监察部的一位监管人员有一份对证券
投资基金操作进行跟踪研究的报告.这份报告经某种渠道摘要报送到国务院高层.引起极大重视.中国证
监会已开始密切关注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但此份报告的执笔人却因为报告内容被新闻单位知晓而受到处
分二把“劣迹”材料拿给媒体.当然是违反“保密”纪律的二“内部信息”既然已经外泄. 《财经》杂志
没费多少周折.就拿到了那份外泄的报告二
这份报告由《基金行为分析》与《基金风格及其评价》两份文件组成二 《基金行为分析》是作者
在1999年12月完成的.以20家证券投资基金在沪市的买卖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样本研究时段主要为1999年8
月9日~ll月9日.扩展时段为1999年8月9日~l2月3日二作者在第一次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性研究.这
就是第二份文件《基金风格及其评价》二第二份文件与第一份采用同样的研究方法.通过继续跟踪22家
(样本期间又增加了汉兴和景福两只新基金)在沪市上大宗交易(成交量在1万股以上.含l万股)的股票
汇总记录.分析证券投资基金在市场上的操作行为二第二份报告的研究时段从l999年8月9日扩展习]2000年4
月28日.样本涵盖期为9个月.被认为可以基本反映基金的操作风格二而10月号《财经》上的文章《基金黑
幕》刊出的主要就是第二份报告二
纵然《基金黑幕》的文章可能会有夸大或以点盖面的现象.但如果分析资料是来自交易所的交易
记录.我们有理由相信文章的真实性.也有理由相信基金确实存在问题二。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