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仰融通过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以侵占资产和行政侵权为由,向北京市高级
人民法院起诉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和财政部,直接诉讼争议标的达20亿元,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10月14日正式受理。
之后4天,lo月18日辽宁省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经济犯罪为名发出对仰融的逮捕令。在中国,
争夺产权的民事案让位于经济犯罪的刑事案先行,因此,一棍子把仰融的民事起诉搁置了。仰融为香
港居民,持有美国绿卡,时身在美国,而中美两国问无引渡条约。所以,辽宁的逮捕令更多的是名义
上的,似乎只是为了抢个司法程序的先手。
这里有两点令人感叹:一个早先满天瓢并罩住无数人的红帽子(民营企业注册为国有或集体
企业),到了2002年竞还会套在仰融这样的精英头上;另一点是,如果传闻属实,严肃的逮捕令竞成
为某种交易的砝码。
2002年1 1月,仰融的全权代理律师吴克祥公布了仰融在美国立下的捐赠资产委托书,主要内
容是:委托受托人将法律确认我应得的“华晨系”资产,在扣除律师费、应付税款和其他一切相关的
费用开支后,全部捐赠给委托人书面指定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或慈善机构。
如果结果是这样的话,这就很像一些“索赔一分钱”的争气官司了,像愤青,而不像职业经
理人,或资本家的做派了。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是2003年6月介入仰融案的。郎咸平称,仰融在媒体上看到了我指
责仰融在英属百慕大起诉有违“善良管理人的注意责任”,但另一方面,仰融对我提出的制度化处理
“华晨系”资产归属的方案非常感兴趣,所以两周以来不断通过他人传递消息,表示愿意就“华晨
系”资产问题进行商谈,而且希望我牵头作为独立第三方加入与地方政府的谈判。 “我如果出任这个
独立第三方的角色,将是完全义务的、不收取报酬的。”
郎咸平认为,中国是大陆法系的国家,社会转型期间很多经济问题法规上尚未有明确的规
定,通过简单化的行政处理恐怕不合适。这个时候,由专业的独立第三方经过较为深入的计算,提出
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方案,相信更加利于利益各方接受。 “我的出发点绝不是为了仰融个人,而是希
望在资本市场上追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华晨事件牵涉到国际资本市场,处理不好,不仅是影响国际观
瞻的问题,还是鼓励民营企业家安心在内地做事的大问题。”
但事情的发展已客不下郎咸平坐下来慢慢设计方案了。2003年8月5日,仰融将辽宁省政府及
省长薄熙来告上美国华盛顿联邦法院,开启了个人将中国地方政府告上美国法院的先河。
辽宁方面依然坚决。2003年9月29日,辽宁省省长薄熙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态: “华晨集团
前董事长仰融是华晨国有资产的代理人和经营者,不是民营企业家,辽宁接收华晨国有资产是执行国
家的有关文件。”
事到如今,郎咸平还能说什么?郎咸平说: “我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仰融个人,而是为了
我们的国家。我没有任何私心,因此我无所畏惧。我不同意仰融状告辽宁省的唯一原因是维护国家形
象,因为我太清楚美国的法制系统了,我也太清楚诉讼的后果对国家形象的打击将是多么严重。但目
前我已经无法停止这一启动美国司法史上最受关注的控告中国地方政府的大案件,一切都太迟了。在
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的亲自要求下,我已和仰融鉴订解除独立第三方的书面协议书。除非奇迹出现,
否则没有任何人,也没有任何政府可以停止这个已经开始启动而将大损我国国家颜面的控诉案了。无
奈的退出将同时带走国家的颜面和东北的福祉,但至少我曾经努力过。”
郎咸平说他没有私心。其实有私心也没关系,谋利益也是正常的,关键是大家要说同一种语
言,在同一种法律框架内说事儿。如果此法律不通,就难免用彼法律。其实,仰融的第一张诉状并不
是投送到美国法院,而是送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但却被驳回了,客观上把一件涉及本国公民权益
案件的司法管辖权,拱手让给了美国法院。而且,仰融并没有隐瞒自己要打国际官司的意图,但辽宁
省政府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没有回应,终于把司法裁判权交给了美国人。
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何亮亮说: “此举令辽宁省政府陷于两难:应诉则开了先例,今后可能
会遇到更多这样的麻烦,不应诉则面临缺席审判乃至海外财产被美国法院强制执行的严重后果。”
2003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美国百慕大法院的判决下来了,驳回仰融以香港华博财务有
限公司为名义的起诉。大法官菲利普·斯托判定,香港华博公司从未拥有华晨汽车(CBA)的任何股
权,华博公司提出的“其以信托方式将CBA的股权交给基金会”的主张构成滥用法院程序,是在蓄意
误导法院,是故意向法院隐瞒事实。菲利普大法官在判决书中告诫仰融,如果此后他本人以个人名义
重新起诉,就意味着他在此前向法院提交的所有证言都是谎言,希望他不要再做浪费法律资源的事
情。
期间,仰融还在美国联邦哥伦比亚地区法院起诉辽宁省政府,最后因“不在管辖权内”而失
败。
至此,辽宁省政府赢了,但很低调。用了l了年时间,薄熙来从辽宁省金县县委副书记职上走
到辽宁省省委副书记兼省长岗位。在他上任一年之内,就拿下两个富翁,杨斌和仰融。
此后华晨汽车日渐衰落。可惜了旗下的中华轿车,据说是中国第一款拥有自主品牌的中高档
轿车产品。
2009年夏,传出仰融团队要回国造车的消息,号称要在美国和中国同时组建汽车公司,在中
国一期计划投入400亿。450亿元,未来8年实现产2日M匕C_300万辆,产值1万亿元(相当于5个一汽集团),
税收l000亿元,提供10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l0万元, “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业格局将因此改
变”。据说有20多个地方政府在接洽仰融。
但是,依中国法律,了年后仰融仍是戴罪之身。仰融要想踏进中国土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
对他的通缉令。仰融似乎已经忘记了过去的愤怒,他把辽宁省政府比做家长——无论是非对错,父母
打了藏子,于礼数而言,不该拗着让大人给藏子道歉。“我是中国人,心里有至死也打不破的中国
结。”但这是严肃的法律问题,不能以家长和藏子的关系来处置。如果仰融硬要踏进国门,不仅他本
人麻烦,警方也麻烦。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