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学堂 > 学习3 >

海归史美伦回家

时间:2014-10-03 15:29来源:未知 作者:zhi

   当革命低潮时,当股市百无聊赖时,2004年9月13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史美伦回家了,说
是为了解决两地分居主动辞职走的。第二天,l4日,沪指上涨40点。l5日,沪指又涨50点。股市以一
种意味深长的方式告别史美伦。
    200 1年2月13日,史美伦被任命为中国证监会副主席。以往中国证监会也曾聘任香港证监会
前主席粱定邦及前副主席吴伟聪,但只是顾问名衔,而这次是首次委任非内地人士出任有正式官衔的
职位。
    史美伦于200 1年2月底从香港证监会副主席的位置上卸任。她的年薪几年前即达500万港元,
被香港人称为“打工女皇”。史美伦是香港著名实业家查济民的儿媳。查济民祖籍浙江海宁,身前创


办了香港查式集团,并身兼中国染厂集团有限公司、香港兴业国际集团和名力集团主席。为履新职,
史美伦已放弃美国护照。
    在中国证监会,史美伦负责市场监管。据说,上市公司三九药业的巨额资金被大股东三九集
团及关联方挪用,200 1年8月在对三九集团采取动作之前,证监会内部曾有一种意见:是否与三九集
团的党务行政主管方中央企业工委打个招呼?毕竟三九集团曾是国有企业的一面旗帜。而证监会副主
席史美伦一锤定音:证监会是按《证券法》查三九集团,不涉及归谁管的问题。证监会对三九集团的
严辞令市场为之震慑。
    史美伦说:  “从工作层面来说,我对市场指数并不关心。指数总会有上下,别说中国内地是
个新兴市场,美国那么成熟的市场,2000年它的科技股泡沫也是很大。评价证监会工作的好坏也不应
该是指数,而是应该看整个市场整体监管、改革的力度。如果我在的时候股指翻了一番,你能说那是
我的功劳吗?不可能。
    “A股加H股同时上市的成功有赖于内地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是一个完成的概
念,是否成功要看以后才能作判断。但是这一步走得很艰难,很不容易,是个很大的突破。和以前
比,现在信心有了,整个市场的氛围好了,改革也容易了。这方面是好的,但不能说现在就没有问
题。
    “我在任上时,有人来求过情,说这是谁谁谁,我说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刚
到证监会的时候别人说不能怎样做,我总问一个很傻的问题,这样做有什么后果,他们都答不上来,
就说反正不能这样做,也没人这样做。结果我还是做了,也没见什么后果。对海归派的指责很不公
平,我感觉很可怕,有‘文革’之风。你应该看每个个人,不应该说所有海归派提出来的都不对,所
有土生土长的提出来的都对,反过来也一样。”
    史美伦努力工作着,但市场上时有传言她将离去。200:_3年1月16日,证监会官员正式辟谣:
史美伦是由国务院正式任命的副部级官员,没有年限的规定,也根本不存在什么合同到期问题。但实
际上,又有多少人真的想留她?尽管史美伦努力工作,刚正无私,找赵新先谈话,搞保荐人制度,但


股市无可挽回地一跣再跣,百无聊赖。
    过程是不重要的,而这等结果谁接受?大股东?上市公司?券商?中小投资者?甚至,国家
发改委、证监会此等政府机构就接受这样的结果?就想留史美伦吗?
    这样说话有点挑拨离间的味道,不好。但实际上,2004年9月13日下午史美伦离开上海浦东
机场前半个小时,新华网上已经挂出史美伦正式被国务院免去证监会副主席职务的消息,而史美伦是
在几个小时后到达香港才知道的。尽管史美伦对此不在意,说自己已经多次辞职,但搞得如此神秘如
此不请客吃饭,总叫旁人有别样的感觉,觉得上级对不住史美伦,这又不是残酷的战争年代,喘口气
捎个信儿的工夫都没有?
    果然,史美伦回家的消息一出,各种评论迭起,最多的是“水土不服”。其实,这谈不上是
缺点,也说不上什么重大原则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举个小说里的事例吧。
    在小说《烈火金刚》里有个日军被俘了,一百个不服气,因为在日军的操练规则里,拼刺刀
时要把枪膛里的子弹卸空,以免误伤战友,而他自己正是在拼刺刀时被八路军用枪打伤的。后来这个
日军观念、感情转变了,看到八路军在战场上灵活机动地又刺又射战绩非凡,乐得他直拍巴掌。
    这个日军对中国人的灵活机动有了初步理解,那么,香港人史美伦对此有何感想?史美伦有
这耐心有这机动灵活吗?
    史美伦铁了心是来治病的,笃志要对资本市场进行市场化改造。有人认为,市场化的监管思
路给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曙光;但也有人认为,史美伦一类的海归派应对近两年股市持续下跣
和过分低迷负有一定责任。
    这后一种人很多呵。史美伦离开的当天,9月13日国务院就开了会,第二天股市就狂欢,这
是在欢送史美伦。阿!
    其实,史美伦三年前一到北京就被另外的规则困住了,来之前已经注定了难有大作为。中国
股市从根子里是个“国有市”,是为国有企业融资的,在这个基本规则下,史美伦越努力,监管越加
强,可能让市场中的炒家和庄家日子越不好过。但另一方面,股市离纯粹的市场意义也越远,结果市


场食物链被破坏,生态环境被摧毁,大家都拔腿走路,市场上只剩下一个大庄家,百无聊赖。
    如果说中央高层明知史美伦一个人扛不过这个大规则,还要请史美伦来,坏了史美伦一世英
名,对不住她,却也不公平,因为史美伦自己也是清楚这一点的。当年史美伦就参与了《证券法》的
制定,初稿定为大股东的股份禁售期为2年,而史美伦们查到的国际主要市场的监管规定是l年,但
《证券法》最后定稿为3年。谁扛得过谁?
    在《证券法》之前是《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另一位证监会前副主席高西庆参与
了制定,争来吵去最后弄出个81条。海外的负面反应是:  “东少一块西少一块,这么个烂东西!”高
西庆说:  “不是应该是什么,而是怎么能够通过。”这就是机动灵活的意思。
    如今史美伦、高西庆已经离开了证监会,周小川和许多海归派也离开了。回见,爷。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 美股论坛-洋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