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并购交易中,有三种方法可以避免原有股东的股份价值遭到侵蚀。
第一种方法是以合理的价格对合理的价格进行并购。
第。种方法发生在并购方公司的股票市价高于其企业质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发行股票反而会增
进原有股东权益,在1965~1969年间许多并购案便属于这类。至于1970年后出现的并购案则刚好相反,被
并购的公司股东收到的是膨胀不实的股份(通常借由可疑的会计与哄托的手法实现),他们可谓是该项交
易的真正输家。
第三种方法是并购者照样进行交易.接着再从市场买回因并购所发行的股份。如此一来.原本以
股换股的交易便转变为以现金换股的交易.买回股份本身是一种修补损害的动作。正常的读者应该能正确
地猜到我们宁愿以买回自家股份的方式直接增进原有股东权益.而不只是修补原先的损害。得分的达阵会
比弥补失误更令人雀跃.但当失误真的发生了.亡羊补牢还是很重要的。我们衷心建议大家应该以买回自
家股份这类弥补错误的动作.将一项不好的以股换股交易变为合理的现金换股交易。
——l082年巴菲特致段东匝
背景分析
并购所用的专业术语往往会让事情更加混淆.同时鼓励经理人作出不合理的举动。举例来
说. “股权稀释”通常须经过仔细试算对账面价值与每股获利能力的影响.其中后者尤其受到重视.若计
算结果对并购者为负面(即获利可能遭到稀释).则马上有人会提出合理解释说明在未来一定能够改善。
行动指南
巴菲特的这套言辞比较晦涩.但非常重要。投资者在面对上市公司一套程式化的并购(或者是增
发新股资产注入)说明书时.不仅要算清账面价值.更要仔细计算新加进来的资产获利能力是否配这个价
格。当然.若碰到有些无赖公司既要发股票又拒绝透露其投向的话.坚决回避就是了。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