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财政部宣布接管“两房”时,大家大松了一口气,以为嚷嚷一年的次贷危机告一段落
了,接着全球大部分国家的股市应声大涨。但是没想到,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而且,这可能是自
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近80年问世界经济最大规模的洗牌。
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是从农产品价格下跣引发的。当时美国经济各部门都难逃衰退,在1929
年至l931年,有5000家银行倒闭,至少l3万家企业倒闭,汽车工业下降了95%。到1933年,工业总产
量和国民收入暴跣了将近一半,商品批发价格下跣了近三分之一,商品贸易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持
j续10年之久的大萧条时期,失业率接近20%。当年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政府干预经济。
2008年4月,一向以语言含混著称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难得口齿清晰一回: “美国次贷
危机50年一遇”。但到了9f1]14日,格林斯潘改口了,口齿依然清晰: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
,融危机中。
虽然很多人都预料到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最终将被接管,但美
国财政部的霹雳手段还是令人震惊。长久以来, “两房”作为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的定位相当微
妙,它们并非国有企业,而是私人拥有的上市公司,但它们同时也是联邦法律创建的“政府赞助企
业”(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 i ses,6SEs),这意味着它们可以享受政府特别支持:免交
各种联邦政府以及州政府的税收,享受来自财政部的金额各为22.5亿美元的信贷支持,最重要的是,
享有一种隐含的政府担保。
房利美和房地美因此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怪物:打着国家的招牌飞速扩张,而将风险无意
识地转嫁到国家和公众身上,利润则落八股东私人手中。据统计,美国房贷市场总盘子大约l l万亿美
元, “两房”占其中的近一半。如果“两房”破产,很可能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摧毁整个房贷市
场,继而整个债券市场,乃至美国整个金融市场,再进而全球金融市场。
美国财政部的措施,虽然拯救了“两房”的债主,但却让股东遭受了巨大损失。美国财政部
长亨利·保尔森强调: “股东已经从两家公司获得了很多好处,在危急时,政府不该为股票投资人的
不明智投资举措埋单。政府出手,是为了拯救房产和金融市场,而不是拯救股东。”美国政府购买的
10亿美元的优先股,将超越其他普通股和优先股而享受10%的年度红利,而其他普通股和优先股的股
东将无法分得任何红利。政府购股也将稀释原有股东的股份。 “两房”的机构投资者中,包括花旗银
行、美林证券、巴克莱银行(Barclays)等公司。可谓一损但损。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