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也许会嗤之以鼻,政策面说了个利好你就跟进了?这种明摆着的消
息大家都知道,股市是博弈的场所,难道不怕庄家借这种机会耍你一把?况
且行政手段一般不会去干扰市场本身,政策面怎么可能会发出多空的信号?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再仔细看看老子所说的那一番话,其意义町
以这样理解:真理往往都披着朴素的外衣,并且越是明显的信号,越会简单
得让你不得不怀疑自己的思维能力。没错,股市是一个博弈的场所,但是博
弈也遵循大方向,尤其是当外力的影响足够强劲的时候,博弈本身的环境小
也改变丫吗?我们要做的,就是摆脱这种怀疑,峰定信念,紧紧跟随这种外
力(大多是政策)的风向标。
如果你还在怀疑公开信息的有效性的话,不妨看看几个大型波段的例子
吧:l999年的“5·19”行情即是由政策面的支持所引发,科技股充当龙头
算是应了“科网龙头”的景,不过那时我们的市场还相当小成熟。时间点近
一些的“股改”大牛市横跨了2005~2006年,其中许多个股送股、送权证
(比如下面要说到的万科认沽期权)的行为都是指向性很明屁的公开信息。
“股改”的推动力一直蔓延到了“5·30”,政策重拳出手打击游资爆炒,鼓
励价值投资,在市场陷入短暂低迷后又连批4只基金紧急“救火”。而就在上
证综指慢慢飘向6 124点的时候,我们却看到了政策收紧的双手:暂不提那些
“只准基金卖出不准买人”的传闻,社保资金提前减仓,基金发行停滞,货币
政策紧上加紧……这些公开的信息使得市场终于从火热回到了冷静。2009年
9月初,又是发改委的一则政策“刹”住了“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一
泻下里的跌幅。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在沪深股指20年的历史上,几乎每一
个重要的趋势转换点及大牛大熊的拐点都和我们能够得到的公开消息密切
相关。
以上只是介绍了如何通过公开信息的“风向”来进行波段的预测,即抄
大底逃大顶,这仪仪是公开信息招数出』J l的第一招。我们都知道趋势和波段
是股市操作的根本,而公开信息由于受众直接且广阔,凶此我们不仅不应该
怀疑其有效性,反而应该把握其中心思想,找到趋势改变的最直接依据。下
面笔者要说的一个实例就和一个大底有关,这就是l 664点以及银行股的公开
动向.
2008年1 0月末,A股市场在“银根紧缩+金融危机”的双重压迫下出现
了大幅调整,创m了最大的年跌幅。在9月以前,虽然有过降低印花税的利
好出现,但笔者知道,这并不能改变大盘的下降趋势——别忘记了,“5·30”
的调升印花税也没有改变当时牛市的大氛围,不是吗?不过随后的继续大跌,
尤其是奥运维稳行情的落空}卜人们信心大挫,笔者也在不断的试仓止损循环
巾疲惫不堪。但在身心的疲惫巾,笔者仍保有一份耐心,冈为笔者相信政策
面不会对如此跌幅坐视不理,此时已经有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开始纷纷增持自
家股票,但我希望等待的是“更大的惊喜”。
惊喜来自2008年9月1 8甘,当天,股指先大幅度单边下跌6%有余,却
在下午突然被神秘力量拉起甚至一度翻红,这种怪异走势很明屁已经在诉说
着什么,而晚间的惊人大利好则更让人欢欣鼓舞。笔者特别关注的是与单边
征收印花税同时山炉的另外一则消息——国资银行股的大股东中央汇金投资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金)决定增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固银行i大行
股票,并且承诺在未米一年内继续择机增持。这是一则大家都看得到,听得
清,且白纸黑字不会反悔的再明显不过的公开信息,但这则信息对股市的影
响是极其深远的。周迪生先生存2008年9月20日《第一财经日报》文章
《汇金人市将深刻改变二级市场博弈格局》中就表示:“这一改变意义重大,
标志着中固最有实力的超级资金开始进入二级市场,成为买方力量。这一超
主流资金力量以旗帜鲜明的买人立场加入股票二级市场的现实博弈,将对前
期形成的博弈格局形成重大冲击……考虑到汇金在过去5年中对商业银行体
系和券商体系维稳的优秀表现,有理由对口前这场由其联手国资委进行的股
市维稳抱以相似的期待。”
难道小是吗?往没有平准基金的A股巾‘场,汇金实际上已经充当了类平
准基金的护盘使者,只不过这个护盘不是表面说说的维稳之流,而是需要真
金白银地买人!就是这样一则简单消息,使笔者开始完全转向做多并且将重
点放往了银行股上,选择_r笔者比较钟爱的“建设银行”。由于三大行股本过
大,因此笔者对同样严重超跌的股份制中小银行龙头——“浦发银行”也进
行了关注。小过连续的涨停显然让笔者无法也不敢跟进,何时才是好时机呢?
在2008年9月下旬简单打人底仓之后,美国银行连锁破产危机在10月初爆
发,与别人的恐惧不同,笔者认为中资银行的机会到来了。
原冈很简单,汇金的增持承诺自然不会是追高买人,而是择机,所以逢
低吸纳,保证股价不m现大幅波动是其最好的选择,而中罔的金融体系相对
封闭,美国的次贷危机深入对A股银行股票的影响肯定有,但比较小,这个
时候正是汇金对抗海外做空力量的最好时机。所以尽管浦发银}r在10月6甘
即告跌停,笔者仍然逐渐加仓等待更加明确的趋势产生。10月28日,沪深股
指大幅低开,市场上的人们极度委靡,午后却枉海外股指大幅反弹的刺激下
出现了1 1:30:手n l3:O0大幅跳动的拐点,而当天三大行跳空低开的位置已经
接近9月1 8日的最低价,“中罔石油”甚至基本持平!在这种时候,汇金理
应再次出手,而笔者也在lO月28日(当日“浦发银行”接近涨停)、10月
30日(当日“中1刊平安”涨停,使笔者更坚定了此处权重股全力护多的信
心)、1 1月7日等重点出现向上拐点的交易日后继续增持“建设银行”和
“浦发银行”,直到2009年元R.无法再增持为止。这期间海外股指继续下跌,
但A股市场在银行股的企稳下始终波澜不惊。
直到2009年3月汇金和三大行相继公布丫2008年年报,我们才隐约看到
汇金增持的轨迹。2008年三季报显示,汇金在宣布增持的9月,购入三大行
的力度并小大。“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都只有9月23日公布的200万
股,动川资金分别只有860万元和746万元左右。“建设银行”在9月23甘
获增持200万股后,枉9月剩余的几个交易日,汇金继续增持了90万股,当
月共动用资金约l 334万元。这些资金与后面下跌期间力度逐渐增大的增持相
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2008年四季度,汇金增持总金额达到近17.2亿
元,占增持总金额的98.28%,是三季度的50倍。而2009年3月后海外股指
爿‘陆续见底,此时笔者于中的“浦发银行”股票,相比购买时的成本已经有
80%的收益, “建设银行”也有20%左右。枉3月初,中投(汇金的母公
司)①副总经理汗建熙再次表态会在“适当的时候继续增持”,川著名私募深
圳同威的经理人李驰的话说,这简直町“类比于2005年底万科的认沽期权
(当时“万科A”股价在3.7元附近,而大股东华润所发行的认沽权证行权价
为3.73元,即一年后你可以用3.73元的价格把万科卖给大股东,不管其跌
了多少),等于为中资银行股作了个保底承诺,关键是大家信还是小信。”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