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债的发行方面庙于国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届债的发行规模不断扩大0 1997~2001年的 
	国债发行量分别为2449.39亿元、3808.67亿元、4014.50亿元、4880 
	亿元和5004亿元。自1 998年以来无记名式国债的发行完全停止, 
	凭证式国债的发行比例相对下降而可上市流通的记账式国债的发 
	行比例则大幅上升市场流动性有大幅提高。 
	    在扩大国债发行和活跃国债二级市场交易的同时还加快了国债 
	市场制度建设,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1.在国债发行方面采取单一价格招标使招标结果更符合市场 
	 
	化方向和原则:一方面逐步取消了连续标准投标的限制,另一方面还 
	对投标利率区间的设定进行了调整在发行的多期国债中只有利率 
	上限的规定而没有下限的规定。 
	    2.在国债流通方面放革现货交易的报价方式对附息式国债实 
	行净价交易制度。;争价交易制度将国债的成交价格与应计利息相分 
	离艟国债市场成交价格的波动体现市场利率相对于票面利率的变 
	动情况保证了国债流通价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国债期货定价提 
	供了基础。 
	    3.在付息方式上也有了突破采取半年支付一次的方式符合国 
	际惯例。 
	    4.在国债品种创新方面有了重大进展,发行了长期国债品种。 
	目前国债期限构成有2年、3年、5年、7年、l0年、l 5年和20年等多 
	种品种数量已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届债期限结构趋于合理。超 
	长期国债的发行丰富了国债品种增加了投资者的选择机会活跃了 
	二级市场同时在债券交易中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超长期债券价 
	格区间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长期利率的定价标准艟我国 
	国债市场的收益率曲线更为完整地为国债期货提供了依据。 
	 
	    5.在建立统一的国债托管系统方面也有了进展艉高了国债流 
	动性,为JIlgWU开展国债期货交易准备了物质基础。 
	    随着国债发行和流通规模的不断上升以及相关制度逐步规范和 
	完善届债期货的现货基础将更加完善。首先,由于国家未来数年会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届债发行量将会继续增加。国债发行增 
	加,市场交易量也会稳步增长。其次届债品种结构有可能继续得到 
	丰富在已经发行长期国债的基础上发行短期国库券使国债期限结 
	构更加合理。最后届债银行柜台交易市场已经就绪在2002年内 
	已正式运行,此外有关部门正考虑合并国债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 
	场,由此最终建立统一的国债市场体系提高国债市场的流动性。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