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我们一再提到买进那些具有转机题材的产业令人大失所望的结果.这些年我们大约接
触了数百家这样的公司.最后不管真正投入与否.我们都持续追踪其后续发展。在比较过预期以及实际的
表现后.我们的结论是.除了少数的例外.当一个赫赫有名的经营者遇到一个逐渐没落的夕阳产业时.往
往是后者占了上风。
盖可保险或许是一个例外.自1976年从几乎破产的边缘东山再起.经营阶层杰克·伯恩(Sack
Byrne)上任的第一天起的优异表现.正是它能获得重生的最大因素。当然即使身陷财务与经营危机当中.
盖可保险仍享有其最重要的产业竞争优势也是重要因素。身处于广大市场中(汽车保险).盖可保险不同
于大部分营销组织僵化的同业.它一直以来将自己定位为低运营成本公司.所以能够在为客户刨造价值的
同时.也为自己赚进大把钞票.几十年来都是如此.而即使它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生危机.也从未减损
其在此方面的经济竞争优势。
——l080年巴菲特致段东匝
背景分析
盖可保险的问题与l964年美国运通所爆发的色拉油丑闻事件20世纪60年代.美国运通公司发生色
拉油库存融资诈骗丑闻。当时.运通公司签发了一份能证明一大批色拉油存在的仓库收据.但实际上这批
色拉油并不存在。丑闻爆发后.美国运通公司不仅面临巨额索赔.股份更是应声跌了一半。之后.当时的
巴菲特合伙公司花了1400万美元购买了运通公司5%的股份。后来.伯克希公司又在30年的时间内陆续投资
了14亿美元.累计购买了运通公司10%的股份。这笔投资给巴菲特带来了巨额收益.是巴菲特较为得意的投
资之一。——编者注类似.两家公司皆为一时之选.一时的打击并未毁掉其原本的经济基础.就像是一个
身体健壮的人得了局部可切除的肿瘤.只要遇到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就能化险为夷。
相比之下.纺织业就麻烦得多.无论巴菲特怎么动脑筋伯克希尔纺织厂最终还是关闭了.可见在
巴菲特四大好公司特征中.好的行业属性是最重要的。
行动指南
行业远远重于题材.长期来看这是一个投资真谛。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