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价方面的感受也是如此.自我们买进以后.由于本益比提升的缘故.股价的增幅还高于盈余
成长的幅度.就个别单一年度而言.股价与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往往有所分歧.在大泡沫期间.股价的涨
幅远远超过本业的表现;而泡沫破灭之后.其表现则恰恰相反。
当然.要是我能够掌握其间变动的诀窍.伯克希尔的绩效应当会更好.这种事后诸葛的话人人都
会说.但只可惜投资人真正需要的是先见之明.无奈前方的景象晦暗不明.而我们庞大的投资部分更大大
增加了灵活进出的难度。
在股市泡沫期间.我只不过老调重弹价值投资理念.按兵不动.结果饱受批评。虽然那时我说我
们部分的持股市价高于其应有的价值.但我低估了其间的差异.坐而言不够.还须起而行。
——2004年巴菲特致段东匝
背景分析
巴菲特的很多持股也是经历了泡沫高点后下滑了很多.LL?u可口可乐巅峰时股价差不多是现在的
两倍.故也有人对巴菲特这种持股不抛的行为感到不解。
行动指南
世界上本没有具备“先见之明”的投资者.即使巴菲特也经常感慨“前方看不清”。此时投资者
有两种选择:第一.听从那些“江淮术士”的算命之论.从此“不问企业问图形”.走上喜怒无常追涨杀
跌之路;第。.像巴菲特一样坚守基本的价值规律. “也无风雨也无晴”地分享企业赢利。
我认为.第。条路不一定是平坦的路.但不走这条路.你一定会迷路。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