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天下资讯 > 资讯分享 >

树丛无效理论

时间:2014-12-22 16:30来源:未知 作者:zhi
   范围过大通常会导致结论模棱两可,而且估计越保守所得出的价格相较价值越低,也就是树丛最
终出现鸟儿的数量(我们姑且把这个现象称为树丛无效率理论)。可以确定的是,投资人除了必须对一家
企业的经营有一定的了解外,还要有能力独立思考以获取立论坚实的肯定结论。除此之外,投资人不需其
他什么大道理或歪理论。
    另一个极端,有很多时候,即使是最聪明的投资人也没有办法提出小鸟确实会出现的证据,即使
是在最宽松的假设下仍是如此,这种不确定性在检验新事业或是快速变化的产业时尤其明显。在这种状况
下,任何资金的投入都难逃投机的嫌疑。
    如今投机主义——亦即不管资产真实的价值,只看下一个人会用多少价格买进的观念——事实上
不但不违法,也不算不道德,甚至不能说是非美国式,但也绝非查理和我愿意玩的游戏,既然我们两手空
空参加派对,我们又如何期望能从派对中满载而归呢?
    ——2000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背景分析
    所谓“小鸟”与“树丛”,正是伊索寓言中“。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比喻。巴菲特用此来说
明“网络股泡沫”中的一种流行投资理论的荒谬:只要一个企业被幻想未来有无穷的获利能力,它就有了
所谓的“市梦率”。
 
 
    行动指南
    生活经验通常是,描绘梦幻未来者多半不可靠,尤其是两种人:股票承销商和政府官员。不信你
去看看2007年下半年的中国,都是谁在吹l0年大牛市的?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