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判断是否应将盈余保留在公司时.股东不应该只是单纯地比较带来的资本所能增加的边际盈
余.因为这种关系会被核心事业的现况所扭曲。在高通胀的时代.某些具有特殊竞争力的核心事业能够运
用少量的资金刨造极高的报酬率(如同去年我们曾提过的商誉).除非是经历销售量的巨幅成长.否则一
家好的企业定义上应该是指那些可以产生大量现金的公司。
相对而言.如果一家公司将本来的资金投入低报酬的事业.即使它将增加的资本投入较高报酬的
新事业.表面上看起来是不错.但实际上却不怎么样.就好比在高尔夫球配对赛中.虽然大部分的业余选
手成绩一塌糊涂.但因为团体比赛只取最好的成绩.因而往往由于部分职业选手的精湛球技而使整体显得
出色。
——l084年巴菲特致段东匝
背景分析
巴菲特的公司从来不分配盈余.而是把所有的钱留做自用.也就是用来再投资.赚取复合收益。
上市公司的股东一般偏好公司有一贯稳定的股利政策.因此股利的发放应该要能够反映公司长期
的盈余预期.因为公司的前景通常不会变化.股利政策也应该如此。但长期而言公司经营阶层应该要确保
留下的每一块钱盈余都能发挥效用.若一旦发现盈余保留下来是错的.同样也代表现有经营阶层留下来是
错的。
伯克希尔数十年来的记录也显示.保留盈余给巴菲特的确可赚得较市场更高的报酬率。在这种情
况下.任何发放股利的动作可能都不利于所有伯克希尔的大小股东。
行动指南
我们的证券市场管理者、投资者和舆论.通常都将上市公司分红当做一种“利好”.其实它也完
全可能是“利空”。关键在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能不能将保留盈余用来赚更多的钱。不抓住问题实质的批
评.只能是一种误导投资者的妄语。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