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天下资讯 > 资讯分享 >

记者般的直觉

时间:2014-12-17 16:28来源:未知 作者:zhi
    巴菲特一直都是很喜爱媒体行业的,他对传媒的关注相较于股票来说,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而
且他还曾经应聘成为华盛顿邮报公司的投递员,并通过这份投递工作而赚得9000美元以支持自己完成了大
学学业。
    巴菲特曾说过,如果他的天职不是商业,那一定非新闻莫属。于是有人曾评价巴菲特——对新闻
具有记者般的直觉。他对于传媒行业从来都具备着敏锐的直觉,并深入地观察了解传媒行业。可以说,他
对传媒业及其内部各企业的了解绝不亚于对保险业和自家企业伯克希尔公司的了解。
    在去年的报告中,我曾经表示媒体事业莸利能力衰退主要是反睦了最气的循环因素。但在199 1年发生的情况则不是那么一回
事,由于零售业形态的转变加上广告娱乐事业的多元化,曾经一度风光的媒体事业其竞争力受到严重的侵蚀。然而在商业世界中,从
后视镜所看到的最象永远比挡风玻璃看到的清楚。几年前几乎没有人,包括银行、股东和证券分析师在内,会不看好媒体事业的发
展。
    事实是,报纸、电视与杂志等媒体的行为越来越超越了作为特许行业所应该做的事。
    ——l99 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根据上面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沃伦·巴菲特无疑具有超常的预见能力以及十分敏锐的新闻产
业直觉。在预见到传媒行业日渐供大于求的市场趋势后,在市场被分隔开之前,巴菲特先下手为强,抢在
传媒市场被瓜分之前,选择了未来将占据新闻报刊业市场及大份额的华盛顿邮报公司。而其对华盛顿邮报
公司每只股票一定会涨到100美元的预言也源自于此。
 
 
    华盛顿邮报公司最终正像巴菲特原本所期待的那样.始终保持着稳定的企业效益增长和庞大广阔
的消费市场基础。那么.当不再景气的传媒行业由于消费者需求不足.而导致失去了其产业所拥有的特许
能力之后.华盛顿邮报公司却稳稳保住了其在新闻传媒业的领先地位。
    巴菲特曾说:  “我们认为一份报纸的渗透率是该事业强弱的一项重要指针.对广告主而言.若一
家报纸能在某一地区拥有极高渗透率.便能发挥极高的经济效益.反过来.若渗透率很低则无法吸引太多
的广告主。”在新闻传媒业的发展历程中.许多媒体行业在失去了产业特许能力后.最终因为没能保证自
身在其所占市场的全范围内全面提升渗透率.并使之达到获益水平.而只能以新闻报纸的跌价来维持不确
定的生存状态。
    然而.华盛顿邮报公司却并没有走上这样的道路.它曾l8次获得新闻界的奥斯卡奖——普利策
奖。其报道的“水门事件”最终迫使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辞职.其改写美国历史的关于美国五角大楼文件
等众多报道堪称新闻界的经藏之作。同时华盛顿邮报公司还报道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及其背后那些鲜为人
知的内幕。这些非凡的成就使得华盛顿邮报公司在关注社会政治走向的同时.博得了更多读者的关注和喜
爱.也赢得了更高的社会评价和国际威望。
    如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如此高的社会关注度和公众阅读量下.华盛顿邮报公司保证了其自身对
于新闻媒体界内的消费市场的高渗透率.而最后得以成功地把握了媒体广告定价权的垄断优势。这一在新
闻传媒行业中的绝对优势也正是华盛顿邮报公司能够得到巴菲特青睐.并大举投资、长久持股的根本原因
之一。
    关于对华盛顿邮报公司的投资.巴菲特曾对《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这样说道:
    投资萝是写报告.如果你设想自己彼指派写一份关于自己报纸拘详红深入拘报告.你萝会有许多问题零要调查.并会发掘出
许多事情去充实材料.这样你会更加了解《华盛顿j时巳》,事实上.投资也是如此,
    巴菲特正是凭借这样的投资理念.详细深入地观察了解了华盛顿邮报公司各方面的表现.最终令
 
 
人难以置信地分析得出了华盛顿邮报公司在其所在行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和独特优势所在,以至于最后与华
盛顿邮报公司一同获益颇丰,创造了投资业中的又一个奇迹。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