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天下资讯 > 资讯分享 >

Facebook的官司,股民的教训

时间:2014-11-29 19:01来源:未知 作者:zhi
   2012年5月,脸书(Facebook)的上市是全球股民和观察家们最关注的事情。由于它的
股价在第一个星期便跌到发行价以下l6%,有些投资者开始追究公司和投行的责任,几桩官司
开始了。个体投资者们抱怨的理由之一是,投行在IP0的前几天把调低了的利润预测告诉给了
大的机构投资者,但是没有告诉散户投资者。这很不公平。
    投行承销团的主打是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 ey)。它回应说,这次IP0所遵循的程
序跟任何其他IP0的程序是一样的,因此无可厚非。那么,投行一般遵循什么样的程序呢?
散户与基金公司的不平等待遇
    在美国,以及其他股市,投行在承销一单IP0之前,一般要获得研究部的同意。也就
是说,他们的行业分析师(准确地说,是即将写研究报告的那位分析师)和研究委员会必须对这
项IP0持正面积极的态度。当然,这个态度在IP0之前和之后可以有微调,甚至可以有很大的变
化。不管这种态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分析师都会积极主动地跟大基金保持沟通。另外,投
行的股票销售部和股票资本市场部也会主动用电话、电邮和口头的方式,跟大基金公司保持联
系。监管当局规定,研究员要想公开发表研究报告,必须等到上市40个工作日之后。但是,基
金公司可以合法地收到分析师的IP0研究报告(不公开的),并且在IP0之前跟分析师面谈,这叫
 
 
预路演(pre—marketing)。这种厚此薄彼的不公平行为天天发生,大家习以为常。
    以香港为例。对于一个IP0,投行的各个部门都会把各种有关资讯传达给基金公司。
拟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也会不遗余力地面见大基金公司,详细阐述公司的业务前景和风险。投行
的分析师也会拜会大基金公司,详细讲解拟上市公司的情况和行业的情况。当然,散户没有这
种待遇。他们最多只有一个大型的午餐会,或者只能读招股书。我觉得散户最好的保护是,不
买IP0,等到公司上市一年之后再做分析。有些聪明的基金管理公司规定,只能投资上市三年
以上的股票。我觉得这条规则很适合于散户。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