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天下资讯 > 资讯分享 >

互抢生意疲于奔命

时间:2014-11-29 18:53来源:未知 作者:zhi
   我在瑞银做投行业务几乎三年。我承认我的热情在两年后就开始下降。我发现这个行
业现在的产能过剩让人不敢相信。l 994一l 995年,我做投行业务时,基本上是一个上市IP0
(initial publ iC offerin9,首次公开招股),只有一两家投行参与,虽然那时投行的家数比
现在更多。现在,投行家数少多了,因为很多老投行被兼并或者倒闭了,或者关门了。不幸的
是,现在一项不怎么样的中型IP0都有3~5家甚至6~sK投行参与,出现严重的重复劳动。一
本招股书需要30个人参加讨论吗?现在的情况使得每家投行团队部疲倦不堪。与其花时间把投
行工作做好,大家都更注意在客户(上市公司或者拟上市公司)那里做小动作,表现自己。已经
被任命为保荐人或主承销商的银行并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们随时可以被挤掉。我也被挤掉过几
回。我责怪客户吗?当然不。客户也有各种压力。有时压力来自非常高层的官员,有时来自客
户的亲友,或者当地税务局或者放款银行或者供应商。我开始学习善解人意。公司老总是多年
的朋友,这没错。但是,他可能有压力,也可能有问题需要解决。当官也不容易。在投行,抢
 
 
不到生意,B急。抢到了,如果卖不掉,更B急。每个季度的收入指标也很让人头疼。
    最终让我想离开投行的事件是某大型企业在20 1 0年底的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 e
Bond)发行。我代表瑞银负责这家客户的关系。所有投行都知道这家公司将发行4亿美元可转换
债券的事情。大家各显神通,拉关系和游说,争取获得这单承销的生意。我在这方面很笨,消
息不灵通,也不知道内幕,有时连关于我自己的小道消息和谣言,我都是最后一个听说。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