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春节过后,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原悄然离去,那年她54岁。
2002年了月,李青原第二次进入证监会,任规划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此前李青原任高盛
(亚洲)国际顾问和风凰电视台首席评论员,年收入上百万美元,香港特区政府刚刚给李青原发了香
港单程证……这些,李青原都放弃了。
到规划发展委员会后,李青原做了两件事,一是负责起草《中国证券市场九五时期至r]20 10年
发展规划草案》白皮书。白皮书最后没有正式发表,但很多要素都写进了以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国九
条”。二是参与股权分置改革。
李青原极力鼓吹全流通改革,就此成为股权分置改革的鼓吹者和旗手式人物。当时很多人认
为,国有股减持是国务院叫停的,改革就应该由政府出面推动, “规划发展委员会这样积极推动,有
阎王不急小鬼急的味道”。
2002年12月尚福林接任证监会主席后,李青原由规划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改任规划发展委
员会主任,同时全流通研究小组成立,小组成员共有三人:李青原、规划发展委员会委员波涛、市场
人士李振宁。
在2003年10月30日举行的中国改革论坛上,李青原直言: “股权割裂的制度设计严重影响了
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个问题不解决,做任何事情都走不动。”10天后,尚福林发表题为《积极推进资
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署名文章,首次对全流通问题公开表态。
在2004年1月10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李青原表示,2004年是解决全流通的
一个好时机。但当年4月宏观经济调控开始,加上证监会内部认识不统一,股权分置改革被推后。到
12月,股指已经从1700多点跣至l200多点。李青原大呼,股权分置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I" 。
2005年1月15日,在北京第九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李青原提出时间表:当年要解决股权
分置问题, “如果快的话,上半年就要解决”。但在证监会内部仍然存在着分歧, “你们把解决股权
分置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了月25日,股改第二批试点已经上路,在一次研讨会上,李青原提出:两三百家公司股改推
出后,只要市值完成60%且P可实行新老划断;不以股价论成败。此言引发“股权分置改革成败的标
准”大辩论。刘纪啃针锋相对: “两批试点方案推出后,股价不涨反跣,是不能说明改革成功的……
检验股权分置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就是在内容上消除股权分置障碍,在表象上使股改后个股股价上
涨,从而带动整个大盘的理性恢复性上涨。”
李青原的说辞,颇似史美伦。私下里,李青原不止一次对朋友说: “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
我就可以离开了。”
李青原去职后,海归派在证监会主政告一段落。200 1年,证监会中的海归人士近50人,占证
监会总人数约20%。当时除高西庆和史美伦担任副主席外,其他大多担任部门副主任或者规划发展委
员会委员,包括张新、祁斌、周春生、张宁、李青原等人。上海证券交易所两位副总经理刘啸东和方
星海也来自海外。曾有人开玩笑说,在证监会不说英语是找不到朋友的。
也许是历史发展阶段性使然,证监会里的海归们慢慢都有了新的岗位。高西庆出任全国社会
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史美伦回香港,张新随周小川到央行出任金融稳定局局长,汪建熙到中央
汇金投资有限公司……
李青原歌唱得好,尤其是美声唱法,她曾在巴黎声乐学院学习过。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工作
小组工作时,李青原还偷偷去考过香港爱乐乐团,居然考上了。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