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
(2011年8月12日)
金融市场厌恶不确定性因素,正因如此,金融市场陷入了危机。为了解决欧元危机,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已经朝着
正确方向采取了一些重大步骤,但这明显远远无法让市场重振信心。
在了月21日的会议上,欧Jtl各国当局制定了一套权宜之计。它们制定了一个原则:新的财政机构,即欧Jtl金融稳
定基金,应该负担起避免国家破产的责任。但它们却没能扩大欧Jtl金融稳定基金的规模,这意味着它们并没有为欧元区建
立起一个可靠的财政机构。此外,这个基金最早要在9月份才能正式生效。在此期间,欧Jtl央行所提供的流动性是避免一
些欧洲国家债券价格崩盘的唯一救命稻草。
类似地,欧元区领导人将欧Jtl金融稳定基金的职责范围拓展到了处理银行的破产问题,但却没有将银行监管权从
国家机构转移到欧Jtl机构手里。他们为希腊提供了额外的救助计划,但并未使人们确信该计划定能成功:他们安排债券持
有者参与希腊救助计划,但这一制度安排的最大受益人与其说是希腊,还不如说是银行。
或许最令人担忧的是,欧Jtl终于认识到了不应该通过利率手段去惩罚那些接受救助的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
期以来一直都在遵循这一原则),但欧Jtl没有把这一原则推广到未列入救助计划的国家。结果,西班牙和意大利在其自身
贷款上所需要支出的成本远远超过了它们从援助希腊的贷款中可获得的利息。这给了它们不参加希腊救助计划的权利,而
这样一来就加剧了救助计划功亏一箦的风险。在金融市场意识到这个可能性之后,西班牙和意大利债券的风险溢价提高到
了不可持续的水平。欧Jtl央行的介入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并没有解决问题。
目前危机形势的演变越来越让人难以容忍。欧元区各国政府希望赢得行动时间,但可用的时间越来越少。危机正
在快速恶化。
德国和其他拥有AAA信用评级的欧元区成员国将不得不决定,是否愿意将自身信用置于险境以使西班牙和意大利
以合理的利率为其债券再融资。不然,西班牙和意大利也将无情地被打入救助计划名单中。简言之,德国和其他AAA级国
家必须接受某种形式的欧元债券机制,否则欧元将会崩溃。
我们必须认识到,即便像希腊那样的小国家出现无序违约或者退出欧元区,也将引发一场重大的银行业危机,而
这场危机一旦形成,其严重性足以和20世纪30年代导致大萧条的那场银行业危机相提并论。作为一种共同货币,欧元已经
存在了这么久,因此是否具有继续维持的价值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欧元的崩溃将给银行体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
此,德国面临的抉择很明显,很真实,它越迟做出抉择,代价就越高。
欧元危机的根源在于德国总理黩克尔的一个决定。2008年9月,雷曼兄弟违约。之后,黩克尔决定,对不会发生
进一步违约的担保不应该由欧盟做出,而应该由各国分别做出。正是德国的犹豫加剧了希腊危机,导致危机蔓延到其他国
家,最终演变成了一场事关欧盟存亡的危机。
只有德国才能扭转欧洲瓦解的态势,但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黩克尔做出重大决策时已经读透了德国公众
的内心想法,而且之后德国国内的政治氛围也日盏反对向欧洲其他国家提供信贷。
只有在危机氛围中,黩克尔才能克服政治阻力,但也只是向前迈出了几小步。下一步可能是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基
金的规模,但当这一步终于迈出的时候,法国的AAA信用评级可能已经朝不保夕。事实上,当德国最终同意欧元债券机制
时,它自己的AAA信用评级也存在保不住的风险。
欧洲摆脱这一困境的唯一方式是主动引导金融市场,而不是在事后屈服于金融市场的压力。这需要激烈的讨论和
深刻的思索,特别是德国,它是欧盟中规模最大、信用评级最高的经济体,有能力决定欧洲的未来。
这是德国一直在尽力避免且至今不愿接受的角色,但它别无选择。欧元崩溃将掀起全球金融当局根本无力控制的
银行业危机。德国醒悟的时间越晚,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