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率概述 利率又称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其计算公式是: 利息率=利息额÷本金÷时间×l 0 0% 例:l万元的年利息额是5 0 0元,那么这笔借款的年利息率合约利息率是多少? 解:年利息率一500÷l 0000÷l×l 00%一5% 月利息率=500+i 0000÷1 2×1 00%=0.42% 利率(InterestRates),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多年来,经济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古典学派”认为,利率是资本的价格,而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利率的变化;凯恩斯则把利率看作是¨使用货币的代价¨。马克思认为,利葺《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利率通常由同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在美国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现在,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 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 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舍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凋控,利率歧 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丰T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合理利率的计算方法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利息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定数量的借贷资本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利息的多少。影响利息葺《的冈素,主要有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或资本的供求关系。此外还有承诺交付货币的时间长度以及所承担风险的程度。利息率政策是西方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为了干预经济,可通过变动利息率的办法米间接调节通货。在萧条时期,降低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发展。在膨胀时期,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抑制经济的恶性发展。所以,利率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2.利率的种类 各种利率是按不同的划分法和角度来分类的,以此更清楚的表明不同种类利率的特征。 (1)按计算利率的期限单位可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 (2)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官方利率、公定利率与市场利率; (3)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4)按利率的地位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 (5)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6)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7)按借贷主体不同划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 (8)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非银行利率,包括 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 (9)按是否具备优惠性质可划分为:一般if,1率和优惠利率。 利率的各种分类之间是相瓦交叉的。例如,3年期的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为4.95%,这一利率既是年利率,又是同定利率、差别利率、长期利率与名义利率。各种利率之间以及内部都有相应的联系,彼此间保持相对结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一同的利率体系。 3.决定和影响我国现阶段利率的主要因素 (1)利润率的平均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根据我同经济发展现状与改革实践,这种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也就是说,利率总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数企业承受不了;相反,利率《总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2)资金的供求状况。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的变动则取决于平均利润 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而这个比例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通过竞争确定的。一般地,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借贷双方的竞争结果将促进利率上升;相反,当借贷资本供过于求时,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利率下降。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作为金融市场上的商品的“价格”——利率,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规律的制约,因而资金的供求状况对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有决定性作用。 (3)物价变动的幅度。由于价格具有刚性,变动的趋势一般是上涨,因|而怎样使自己持有的货币小贬值,或遭受贬值后如何取得补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种关心使得从事经营货币资金的银行必须使吸收存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吸收存款;同时也必须使贷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获得投资收益。所以,名义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物价变动的幅度制约着名义利率水平的高低。 (4)国际经济的环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也不町避免地受同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际问资金的流动,通过改变我国的资金供给量影响我国的利率水平;②我国的利率水平还要受国际间商品竞争的影响;③我国的利率水平,还受国家的外汇储备量的多少和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5)政策性因素。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巾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与执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建同后至十年动乱期间,我同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以稳定物价、稳定市场。1978年以来,对一些部门、食业实行差别利率,体现出政策性的引导或政策性的限制。可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是完全随着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自由波动,它还取决于同家调节经济的需要,并受同家的控制和调节。 4.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人民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存款、贷款、贴现等业务的指导性利率,存款利率暂时不能上、下浮动,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l0%至上浮70%。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卜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利率水平作参考。所以,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 基准利率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市场化。这是显而易见的,基准利率必须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且 不仅反映实际市场供求状况,还要反映市场对未来的预期; (2)基础性。基准利率在利率体系、金融产品价格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它与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或金融资产的价格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3)传递性。基准利率所反映的市场信号,或者中央银行通过基准利率所 发出的调控信号.能有效地传递到其他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价格上。 5.利率与股票走势的关系 下表列举了1990年以来历次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基准利率的情况,以及调整后第一个股市交易日上证指数的点位情况,然后对比出两次渊息期间指数点位的变化趋势。专业美股论坛为你提供美股最新行情及精准美股数据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