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学堂 > 学习2 >

投资者自我意识对操作的影响

时间:2016-01-13 12:12来源:未知 作者:zhi

以下两种情境你会如何反应:

情境A:你已经花了2 00元钱买了一张体育比赛的门票,当你到达体育场门口时,你发现门票找不见了,售票处还在以同样的价格售票,你是否会再买一张呢?

情境B:你已经预订了一张2 00元钱的体育比赛的门票,到体育场售票处当场取票。当你到达体育场时,你发现丢了2 00元现金。如果你仍有足够的钱买一张门票,你会按原定的价格去售票处取票吗?

从经济支出的角度看,两者没什么区别。但是情境A下,绝大多数人不再掏钱买票,而是扭头回家。而在情境B下,仍会去买预订的门票。

这种行为上的差别用心理账户就不难解释。决策者有两个心理账户,一个是体育比赛消费账户;另一个是一般现金账户。在情境A下,为了看这场比赛,由于已经从体育比赛消费账户上划走了2 00元,现在又要花2 00元,相当于要花费400元的成本来看这场比赛,成本偏高,多数人在购买第二张票时,踌躇不前。相反,在情境B下,丢失的2 0 0元钱将被借记在一般现金账户上。这一账面损失,尽管也会造成不愉快,但不会影响想象中的体育比赛的成本。

当投资者买入一只股票时,就相当于开设了一个新的心理账户,而卖出一只股票时,就相当于关闭了一个心理账户。投资者不愿将亏损的股票卖掉,用卖股票的钱再去买另一只股票,就是不愿为了去开一个新的心理账户,将一个已经亏损的心理账户关闭。但为了开一个新的心理账户,将获利的心理账户关闭则容易得多。

另外,在投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发生自我妨碍的现象。投资者经过深思熟虑,明明知道某种投资决策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却不去实施实际的操作,主要原因就是这种操作必须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责任。当一波上涨行情开始之时,往往主流热点板块的“领头羊”是非常清楚的。但又有多少投资者会将自己手中被套的股票卖出,及时转入热门股呢?有些投资者想好要在第二天开盘时就实施操作,结果到了第二天开盘的时间,要么是前一天晚上睡得过晚,还没有起来,要么就是突然有事情必须处理。反正第二天肯定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进行操作,从而失去了很好的将损失补回的机会。当然,投资者事后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来解释自己当时没有进行正确选择的原因,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唯一的原因就是,投资者害怕再次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因而采取了一种自我妨碍的策略来进行自我保护。专业美股论坛为你提供美股最新行情及精准美股数据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