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6月2了日,证监会成立发行审核委员会,负责对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上报的材料进行复审。
1994年5月l了日,由国家体改委起草的一份紧急通知,呈报国务院办公厅,要求正式停止定向募集公司的审
批工作。从这些措施来看,政府有所觉悟,开始竭力遏止各地滥发股票的现象,节源收口,以防止股票供
应如洪水泛滥的局面出现,恢复股市的元气。正如深交所副总经理禹国刚所说:新生的股市就像个婴儿,
他发烧感冒了,你不给他吃药打针,全凭他自身的抵抗力,病怎么能好起来?显然政府不愿意看到股市被
“熊”扼杀在摇篮里。
1994年了月30日,各大传媒均在显著位置刊登新华社北京通稿《中国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就稳
定和发展股市做出决策》。决策有三条:第一,1994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第二,严格控制上市公司
配股规模;第三,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这三条决策被称为“三大利好”,它与l994年3月推出的
“四不政策”成为l994年管理层刺向股市“大熊”的两把利剑。
“三大利好”比“四不政策”更有效地刺中“大熊”的要害,因为这一次可不是空穴来风,在政
策发布后,管理层对发布招股书的公司坚决说“不”。深圳管理层比上海落实政策更加积极,暂停了两家
公司的招股行为,将1993年新股剩余的发行额度和1994年的发行额度统统打入冷宫。与此同时,证监会还
邀请有关专家研究向券商融资的办法。南方、华夏等一些较大的证券公司积极响应,表示对融资做好了一
系列准备。8月初,证监会、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召集全国证券商代表,共议“三大对策”。8月l0日的
《上海证券报》也热切地报道说,新一轮开户风靡全国,新入市股民日增三千,机构投资者也纷纷入市。
真是从政策面到基本面一派暖风频吹。
8月l0日星期一,沪市指数飙升ll l.了2点,涨幅达33.46%,创下l992年5月21日放开股价以来日升
幅之最,全日成交30.48亿元。l64种A股,除界龙实业日升幅为8.O了%外,其余均超过10%,山东渤海、广电
股份、重庆药业、耀皮玻璃和钢管股份5种股票日涨幅超过了50%,涨幅最高的山东渤海从前一交易日的
3.19元狂飙至6.30元收盘,日涨幅高达102.57%,为股价放开以来所罕见,恐怕期市炒家见了也会大跌眼
镜。深市当然不甘落后,全日升幅亦高达31.28%,成交l4.68亿元。这一次龙头成龙尾,深发展涨幅最小,
为20%,莱英达和深南玻一路领先,涨幅最大,超过50%。了月“大熊”被8月“狂牛”斗得望风而逃。
然而8月“狂牛”在上海指数“777”点关口前突然心有余悸地掉头而回。“了了了”,一个神奇的点
位,原来是多方的有力支撑位,此刻已成多方“谈股色变”的点位,多方几多英雄豪杰在此战死,这扇生
死之门上套牢着1900亿元的筹码。8月借利好而狂飙的行情,三次在“777”关口无功而返,此关口真给人
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沉重心理压力。
8月29日,大盘在蓄势整理之后,第四次向“777”关口发起冲击。此时主力突然大幅拉升浦东概
念股,从资金流向上看,金桥、陆家嘴和外高桥分别占据前三位,成交金额均超过了3亿元,第五位则是东
方明珠。浦东概念股当日总计成交了l3.36亿元,占沪市成交总金额的36%。一马当先的是当日正好除权的
外高桥,当日大幅填权,日升幅高达67.69%,成交l762万股,当天换手率高达l l7%。浦东概念股的崛起,
举着大盘旋风般地刮过“777”关口。
最初的浦东概念股指“二桥一嘴”,即金桥、外高桥和陆家嘴,后来又将东方明珠纳入,并称为
上海股市中的“四大天王”。“浦东概念股”的崛起,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板块概念的出现。它和最早
的沪市“四小龙”概念不一样, “四小龙”仅仅是因为爱使、申华等四个股票流通盘小而得名,并没有本
质上的必然联系。但浦东概念股却有本质上的联系:它指因浦东开发开放而成立的新公司(不是指原来就
地处浦东的公司,如申华),这些公司象征着浦东的开发,关系到浦东这片举世瞩目的热土能否真正崛起
在东方,所以这类公司一上市就受到市场普遍关注和热烈追捧。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