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使“杨百万”们退出国库券市场的原因.是通讯的发达二
在上海和深圳筹建证券交易所时.北京以研究证券市场而建立的“联办”看上去失去了它的作
用二帮着人家筹建交易所.搞个研讨会.开个讲座什么的.使得证券界的热血青年对“联办”渐渐失去了
兴趣二1990年3月8日. “联办”总干事宫著铭说起了纳斯达克.说起了自动报价系统二他看到了美国的全
美证券交易协会有一个自动报价系统(即HsDAq).也就是所谓的电子交易二自1989年以后.其交易量开
始超越场内交易二既然上面没有在北京设证券交易所的意向.何不搞个场外的自动报价系统?于是“联
办”在1990年10月以国家计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和国家体改委的名义.起草了一份筹建自动报价系统
(8TAQ)的联合通知二l990年12月5日.8TAQ系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通藏礼二中顾委常委张劲夫、财政部
副部长项怀诚、国家体改委副主任贺光辉和刘鸿儒、北京市副市长陆宇澄出席了藏礼二这个系统位于北京
的崇文l'q饭店.当日就联通了北京、上海、广州、海口、武汉和沈阳六座城市的17家证券公司二
1991年.人民银行的报价系统(NET)成立二此外.申银公司的阚治东早在1988年.在全国工商银
行系统里也组织起一个国库券报价中心.再加上沪深两个交易所的开出.使得信息公开化了二各地国库券
的差价从十几个百分点.一下子缩小到O.2个百分点二靠信息的闭塞.扛着麻袋跑差价的“杨百万”们没得
玩了.只好黯然“退市”二
但杨百万毕竟不是一般的“倒爷”.对报刊的狂热.使他有别于上海的“打桩模子”二
1990年第一季度.上海分红过后的股票无人问津.纷纷跌进面值二杨怀定在别人开始对国库券感
兴趣并大量购买时.毅然转向投资股票二在1990年7月国库券兑付前投入20万买入才9 1元的电真空股票二没
几个月.电真空暴涨.他在800元左右抛出二初涉股市大获成功.使他坚定了介入股市的信心二在上海证券
交易所成立的前一天.l990年12月18日.他在威海路申银营业部以200万巨资委托买进电真空.由于当时每
天只有几百万的交易量.所以他自9200万巨资不可能全部成交.但上交所成立那天的第一笔交易正是他的电
真空.共500股.每股375元.这笔电真空他一直捂到l99 1年4月才以每股524元抛出二
杨百万不属于股市“暴发户”.他把证券业当做自己从事的事业.是新中国股市中最早懂得“如
何舞干戚”的股民二搞事业就得合法.所以他去交税.可是中国税法没有条款规定这种收入要纳税二税务
局的人只好对他说: “你先干着吧二”当他出名后.最不能容忍的是别人把他称为“上海第一黄牛”二作
为事业的追求者.他不像那些股市暴发户那样骄奢和挥霍.按他的话说. “我们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节
俭二”“我的兴趣现在并不主要在赚钱上.我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推动中国资金市场的发展二在这种综
合智慧的竞技场上.中国人并不平庸二我现在依然十分俭朴.我有我的精神寄托二”作为事业的追求者.
他关心中国的证券业.l992年12月上海股票从l0元面值拆细为l元.但交易所印花税却忘了作相应的调整.
仍以l0元面值计.他拿到交割单后.直奔交易所.指出错误.替交易所立了一大功二
在建立自己的证券投资办公室之前.他在南京路繁华地段的一家咖啡馆曾有一个自己的信息咨询
沙龙.所有的开销都由他付账二而现在他拥有了自己的办公室.他的投资公司已有十来个工作人员.有人
专门负责收集信息.有人分析行情.并从上海第八律师事务所聘请了私人律师二1993年以后.杨百万开始
到各地为散户们讲课.至今他仍活跃在中国证券舞台上.或许我们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未来中国的巴菲特或
索罗斯的影子。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