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2月起,以索罗斯量子基金为首的投机大鳄大量做空泰铢。泰国央行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卖出美元
收回泰铢。在6月底的几天之内,泰国央行填进去百亿美元。万般无奈,泰国政府了月2日宣布,放弃实行了13年的泰铢与
美元一揽子货币挂钩制度,让泰铢汇价自由浮动。当日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i了%。
这一天正是香港回归后的第二天。
击垮了泰铢的联系汇率之后,大鳄们又转向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并在10月狠狠地冲
击了一下中国香港地区,恒生指数一度跣至Oso00点以下。香港特区政府接招儿。
1998年8月,大鳄们卷土重来,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sa 5日至了日,对冲基金抛售港元达460亿,远超过当年
香港特区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的2 14亿港元财政赤字。香港金融管理局奋起抗击,动用外汇储备接下240亿港元,其他银行也
接下46亿港元。而1997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应战总共才用了30亿美元。
香港特区政府准备反击对冲基金的资金总额约为960亿美元,这是香港的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是香港人多年辛
勤劳作积攒下的家当,被看做是保住香港经济的最后屏障。这令香港特区政府小心翼翼,衡量再三。
一轮交手后,香港特区政府发现坏了,大鳄们手上还有港元!政府是否继续抵抗?让香港特区政府担心的是腹背
受敌,大鳄会在汇市、股市两方面同时进攻。
香港特区政府特首董建华手下有两员大将,一是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l944年出生,是香港154年历史上第一
位华人财长;另一位是45岁的香港金融管理局局长任志刚,1997年被《欧Jtl货币》杂志评为最佳央行行长,且以年薪800
万港币成为香港公务员首富。
sa l4日是星期五,接下来将是三天公假。此日如果瘫了,后市不堪收拾。香港特区政府决定在这一天入市。
香港特区政府的救市行为是明着来,曾荫权公开发表声明说,他已行使《外汇基金条例》所赋予的权力,指示香
港金融管理局运用外汇基金,在股市和期市采取应急行动,与投机炒家进行对抗,以此来维护香港的金融秩序。
sa l4日上午9时30分,离开市还有半小时,曾荫权通知香港证监会主席香港特区政府要入市了,任志刚更亲赴前
线督战。美资一轮沽盘打来,华资稳接反攻。更有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恒生银行见银行股就扫,全不问价。另有和升证
券行不仅挂出买单严阵以待四大地产股,更狂扫香港电讯,曾有30余买单排列,全是和升,威慑力甚强。
下午3时,曾荫权、任志刚和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局局长许仕仁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号召华商入市,向索罗
斯等众鳄宣战。
在其后的三天公假里,曾荫权仍按计划随邵逸夫到内地九寨沟,以示胸有成竹。某年德国人施拉普纳率中国男足
闯世界杯亚洲预选赛,也按计划回家过圣诞节,以示爱家,但不幸中国队输了。
香港不能输。相持之后,8月28日是香港恒生指数期货8月台约的结算日,国际炒家手里有大批期货单子到期必须
出手,此时,官鳄大决战!这一天不仅有大鳄的凶猛,也有散户的帮衬,自顾自解套,当时香港特区政府几乎是唯一买
家。
8月28日,上午开市仅半小时,成交金额就突破了100亿港元。到下午4时,恒生指数下跣93点,报收7829点,守
住7800点不失。期指锁定在785 1点,成交金额为790亿港元,香港特区政府花费了10亿港元以上。
据香港金融管理局数据,在8月14日至28日的两周内,香港特区政府吸纳的股票约l200亿港元,相当于当时整个
市场了%的市值。9月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了项维护联系汇率制度和遵循货币发行局制度的措施。9月6日,香港财政司
又推出严肃香港证券期货市场纪律的30条措施。到10月30日,香港恒生指数重返万点大关。至此,香港金融保卫战结束。
但后来的事情没那么简单,由此开始,香港出现连续6年的通缩,有人认为,香港特区政府干预入市是原因之
信奉自由市场忍受责难
此次大战,香港特区政府共动用l637亿港元,
指差价成功阻止在600点。
在入市之前,香港特区政府已作好退出安排,
基金之下的盈富基金管理,以国有序退出。
相当于香港外汇储备的l3%,将股指推高1200点,将8月和9月的期
即待大鳄们真正退出后÷公布政序所持有的股份数量÷并交由外汇
曾荫权率众与大鳄交战÷也承担着道德勇气的考验。战事:奇完÷曾荫权写给在加拿大弟弟的一刻信于8月30日公
开了: “今次政序在股票和期指市场有所行动÷是迫不得已的决定。但我和我的同事÷却园这政策决定被判上了破坏自由
经济的罪名。面对种种指责,我当然不好受。你知道我向来奉行自由经济,因为我认为这是香港成功的基石。香港是投资
者的天堂。但试问一句,如果这个自由市场受人操控,令利率和资产价格与经济基调脱轨,更令市民、本地企业和国际投
资者终日人心惶惶,担心港元会因承受不起冲击压力而脱钩,这是我们所愿意见的自由经济吗?”
香港金融管理司司长任志刚也心情百般矛盾: “我和财政司司长曾荫权、财政事务局局长许仕仁先生都是信奉自
由市场的人,当时真的不好过,一方面是自由市场的信奉者,另一方面却不愿看到香港的自由市场被外来资金任意操控,
心情是百般矛盾。如果可以选择不干预的话,我们当然不想干预市场,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又M'JM'J回归祖国,金融
波动太厉害的话,对我们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最后不得不决定干预市场。”
世界上此类两难选择甚多。比如美国,个人有拥有枪支的自由,有自卫的自由,但枪祸便也有了如此之多的自
由。
果然香港特区政府被群起攻之。高人如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他说: “第一,我不认为这种做法会成功,第二,
我认为这一举动会损害香港金融管理局在过去多年来赢取的极佳公信力。”86岁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极为伤心,他曾说
过: “要看自由市场如何操作,就该到香港去。”这回被曾荫权闪了下嘴。弗里德曼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被称为新
自由主义经济学巨擘。香港本地人中反对者有香港大学教授张五常和《信报》专栏作家林行止。由于曝光频频,在当地公
众中,他们比格林斯潘和弗里德曼还有名。
允许反对自己的声音公开发表,香港特区政府应受表扬。
也有支持香港特区政府的。首先是背后的祖国内地,这支持不仅是嘴巴上的。西方也有支持的声音。l998年9月
初美国《洛杉矶时报》主笔普莱特著文赞许,lo月下旬英国《泰晤士报》也发评论叫好。
美国《时代周刊》是矛盾的,它把香港特区政府入市列为1998年对投资者的最坏消息,却把中国人民币不贬值列
入国际贸易的最好消息。也许《时代周刊》的态度并不矛盾——好与坏的标准,取决于对美国的利弊。
不管赞同还是反对,香港特区政府毕竟阻滞了金融危机在香港的爆发。而国际炒家损失惨重,索罗斯在1998年10
月2了日承认,他所管辖的4只基金分别亏损一至三成,将被迫倒闭一家,合并两家。
2000年了月,格林斯潘似乎也改变了看法,他在一篇文章中总结道: “政府的安全网及干预措施不能完全被取
代,至少就短期而言,私营部门若缺乏官方援助,其应付外来冲击的能力及范围始终有限。”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