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学堂 > 学习3 >

打开股票财富之门的四把钥匙——股海自有“颜

时间:2014-07-26 22:19来源:未知 作者:zhi

   时间:2009年6月25日
    地点:纽约市,第四十九街第三大道,史密斯牛排餐厅
    事件:一顿价值211万美元的天价午餐
    赴宴双方分别是股神巴菲特和香港赤子之心中国成长投资基金总经理赵
丹阳。据餐厅老板介绍,这次午餐的价值实际不过几百美元,那么这次天价
午餐的意义何在呢?巴菲特用这钱做慈善,而赵丹阳赴这一“投资界最昂贵
的午餐”却只为取经。
    巴菲特何许人也,能L卜一位优秀的基金管理人甘愿用21 1万美元来为一
顿并小奢华的午餐埋单?或许我们不该有这些疑问,冈为对于全世界上千万
的股票投资者来说,巴菲特已经是一个传奇了,是在现实中存在的当之无愧


的“股神”。
    从1 964年到l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在30年问上涨了大约2 000倍,而
标准普尔500指数内的股票平均才卜涨了大约50倍。多年来,在《福布斯》
杂志一年一度的全球富豪榜上,巴菲特一直稳居前三名。2008年,他的排名
更是超越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巴菲特为何如此成功?有太多的人给了太多的注解,满大街的书摊上都
摆满了大师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技巧”。难道这大师外露的绝招,从此
真的能庇得天下股民尽欢颜吗?“得书者常有,得道者不常有。”其实我们大
可不必担心巴菲特将“武功秘籍”泄露后会出现天下富翁随处可见的场面。
    我在上中学时就开始弹吉他,自我感觉相当不错。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客
人,见吉他就顺手摸了一下。我问:“你也会弹吗?”他笑笑说:“会一点。”
在我的再三请求下,他弹了一首《爱的岁曼史》。这曲子是我平时最喜欢弹
的,但那天听他弹完后,我就把吉他放往了角落单,几年内再也没碰过一次,
凶为我始终没明白为什么同样的谱,同样的吉他,不同的人弹山的旋律却存
在天壤之别。巴菲特或许就是那位弹吉他的人,就算你与他秉持同样的理念,
使用同样的K线图,你能把自己克隆成另一个巴菲特吗?相信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巴菲特有他特有的思维和性情,他的任何理念和技巧都是建立在他所处
的客观环境和主观意识里,这些是你无论如何也复制小了的。
    既然做不了巴菲特,为什么不做回自己?通过理性、冷静的自我评判,
师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分结合白己的特点,做自己的巴菲特。
    说起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我觉得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简单的价值投资。买
入:真正有价值的股票,长期持有,时间给带给你奇迹!如此简单,但真正能
做到的有几人?
    回顾A股市场,虽然总体熊长牛短,但客观看,期间的几次大牛市确实
将黄金一样的机会摆在了股民面前。远的不说,单是2005年6月,从股指见


底998点开始的艮达两年之久的大牛巾‘创造了多少财富机会?可今天,又有
多少人将这不知所然赚到的钱又莫名其妙地还给了市场,这是宿命吗?若你
问l0个人,那这10个人中至少有9个人会一边回忆着辉煌,一边后悔地说着
“如果”。也许你还会想,为什么很多股票都在你一买的时候就跌,一卖的时
候就涨?为什么黑马总从于中一次次溜过?是什么地方m问题了?很多人在
股市混的时间也小可谓短,但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冈使相同的错误一犯再犯?
    “上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关键的是要建立起一个系统,一个适合
白己的包括趋势判断、价值分析、持有时间、心理活动的综合操作思路。没
有这样一个“器”,“事”也难成,所以,真诚地希望本文能给新股民和仍在
亏损中痛苦地总结教训的散广朋友一些启发,希望他们能早日找到一种属于
自己的止确的思维方式和有效的操作方法。
    股市是不可战胜的吗?是!在股市中不能生存吗?不是!
    以下四把钥匙是我为股民朋友找到的,希卑能给已往股市中迷航或仍没
找到财富航道的股民朋友一些帮助。


第一把钥匙:股海自有“颜如玉",价值才是“巴菲特"
    把这一条作为最重要的一条提出来,是凶为在任何股票市场的投资活动
中,价值都是核心,在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中,价值也处于最核心的位置。
    判断是否有投资价值,既要看会计财务价值、市盈率价值、行业周期价
值等一些经典的数据,也要看是否严重超跌、管理层基本态度等。狭义地讲,
股票具有投资价值是指股票的价格远低于内往价值,股市的总体市盈率要小
于国际公认的标准。这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大量的信息、数据分析刊‘能
确字一


    巴菲特总是往标准普尔市场整体市盈率低于15倍的时候开始关注股票,
在市场市盈率低于l0倍的时候大量买入股票,而在整体市场的市盈率高于20
倍时,开始恐惧,开始控制风险,不再购买股票。
    根据近几年A股市场的行情数据,若操作上全部以巴菲特的市盈率买卖
标准来决定进退,将失去大部分机会,A股市场“专属”的特点决定我们要
有自己的判断。
    下面我们来对A股市场历史上的牛熊市所对应的市盈率作一下分析:
    1994年的325点、l996年的512点和2005年的998点这i大行情发动时
对应的市盈率分别是10.6倍、l9.4倍、l5.4倍,平均市盈率l5倍。
    1997年1 510高点、2001年2 245高点、2007年6 124高点的3次阶段顶
部对应的市盈率分别是70倍、60倍、66倍,平均市盈率65倍。
    在其他一些中小行情的底部市盈率中,有些高得惊人,著名的1999年的
5 19点行情发动时的市盈率竟高达38倍。
    结论是:A股市场历史大盘平均市盈率在20倍以下,对应的就是大牛市
的相对底部,也就是具有投资价值的区域;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在65倍以
上,对应的应该就是大顶。


    在这点上,我们是和巴菲特有分歧的,至少历史上是这样。
    A股市场巾‘盈率小与国际接轨的现象不能全部归冈于A股市场是新兴股
市,更主要的原凼是股权分治改革前“朝小野大”的非流通股问题。相信随
着仝流通时代的到来,具有投资价值的市盈率将会有所下降。
    巴菲特判断股市是否有投资价值的第二招是看股市总市值与GDP的比值。
巴菲特认为当市值在GDP的60%以内的时候,股市处于相对的安全边际之
中,而市场市值达到GDP的80%甚至100%以上的时候,  “疯牛”就已经
出现。
    这个方法在A股市场得到了较好的印证。如A股市场在6 124点时候的


市值大约为2006年GDP的l 20%;截至2009年1 2月3 1日收盘,我国沪深两
市总市值达到24.3939万亿,而我国2009年的GDP达到33.5353万亿,两个
指标相比得出的数据大约为72%。
    2009年8月上旬,A股的总市值占GDP的比重已大约为98%,这应该是
一个相对高位了,所以8月上旬开始的一波渊整也是正常的。从市值与GDP
的比值来看,市场表现基本与巴菲特的观点小谋而合,这也是今后我们判断
“价值”是否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准。
    除了卜述两个价值判断标准外,还有很多方式,但基本都集中在中短线。
    比如,短线的连续暴跌,其对应的往往就是一轮不错的反弹行情。
    2009年9月,股市刚好经历过3 478~2 639点的快速回渊,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一种“挖坑行情”。当高高的市盈率小再支持股指短期向上拓展时,有
时就会形成快速的打压,虽然这一跌一涨问看似一种“水半游戏”,但你将一
涨一跌的绝对值相加,就产生了利润极大的投资价值空间。
    前期降低印花税、新股发行的暂停等来自技术面及消息面上的利好也都
能造成股市的短期“投资价值”。


    A股市场有没有具有长线投资价值的股票?有没有类似让巴菲特走向神
坛的“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和“吉列”这样的股票?单从涨幅和回报
角度来看似乎有,但遗憾的是A股巾‘场的这些“艮线价值品种”成功得小那
么让人踏实。“万科”、“苏宁电器”、“辽宁成大”这样的股票也兀法让人联
想到价值。
    如果想考虑巾长期投资A股市场,最好的方法是巾长线以“市盈率”、
“市值与GDP比值”为参考,短期以“超跌”和“利好”为准。
    我国口前的股市环境处于一个小成熟期,人为政策性影响大于市场自身
调节,所以要想在A股市场有所得,就要将“投资价值”广义化和外延化,
不能仅凭单纯的财务数据来判断。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法’’不容置疑,但在


口前的A股巾‘场,具有巴菲特所谓的“投资价值”的股票少之又少。
    巴菲特对垄断性的资源类股票感觉较好。但以“中石油”为例,48元的
卜市开盘价,要持有多久才会有价值?其实并非中固有长线投资价值的股票
少,而是很多真正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在上市伊始就被严重透支_r。“巾石油”
本来是只可以下蛋的鸡,但在上市之初,就被人动了于术,杀鸡取卵,以至
于小但几年都下不了蛋,而且瘦成了烧烤摊上的鸡骨架。“价值”?还是先恢
复了生育能力再说吧!
    A股市场有一些有点投资价值的公司,但都太吝啬了,分起红来像葛朗
台。似这等铁公鸡,连巴菲特米_r都要摇头,更不要说可怜的巾国股民丫。
这可能也是巴菲特可以几l‘年一直持有可口可乐的股票,而中石油的股票却
只被持有了几年就被逢高卖出的原冈吧!
    综合来看,至少在目前阶段,巴菲特那种长线价值投资不太适合A股市
场。A股的价值投资更多的是建立枉一种相对价值区间上,A股的“价值”
之路还很漫长,但不管怎么样,在任何股市里,价值永远都是最核心、最关
键的要素。不管追求价值的过程多么漫长曲折,价值投资都是一种历史的必
然选择。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 美股论坛-洋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