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华尔街经常会发生的.不管什么好东西到最后都会变质.最近几年来零息债券以及功能类
似的实物支付(pay in kind)债券.有一大部分是垃圾债券等级。对于这些发行公司来说.零息债券有一
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因为在它发行后直到到期日前发行公司根本就不必付出任何资金.所以根本就没有无
法偿付的情况。事实上.欠发达国家政府在1970年后除了长期零息债券之外就没有发行过其他债券.所以
就债务人来说.它们到现在还拥有完美无瑕的记录。
这原则实在是管用.你大可以正经八百地说你一定不会还不出钱.原因是你有好长一段时间可以
不必支付一毛钱.直到支持者与投资银行家再发明出更刺激的融资方式.不过债权人也要花好长一段时间
才能支持这种做法。融资并购热开始风行的几年之前.投资者只能借到一点钱.因为债权人会保守地估计
其未来的现金流量.亦即营业收益加折旧与摊销再扣除资本支出必须要能够确保未来的利息支出与本金的
支付。
之后随着肾上腺素升高.买价持续飙高使得所有的预估现金流量都必须被分配用来支付利息:至
于本金的部分.根本就不在预计偿付范围之内。接着.贷款者对于本金偿还的态度就变得像乱世佳人中的
斯佳丽一样: “管他的.明天再说吧!”更离谱的是.偏偏就有借钱者愿意吃这一套.那就是专I'1买垃圾
债券的投资者.债务从此以后只要再融资即可.根本就不用考虑要偿还.这种心态的转变在纽约客卡通中
描写得最贴切:一个贷款人痛哭零涕地握着银行员的手说道: “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偿还’你对我的恩
情。”
——l080年巴菲特致段东匝
背景分析
20世纪80年代末的华尔街银行家的刨意就很充沛了.比如说它们能从标准的政府债券中分拆出零
息债券。但是正如巴菲特讲的.华尔街总是会把好事弄变质.后来一系列打包再分割出售次贷证券的做法
正是从这里起步的。
行动指南
价值与价格背离的交易总是会被最终清算.不管缔造出这种交易模式的人的力量有多强大。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