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l929年的“大萧条”时,几天前还在做着发财梦的交易者发现:所有的希望都化作泡影,崩
溃的惊人程度,远远超出他们内心最深的恐惧。“当时的市场就像一只生性残忍的野兽,对那些想驾驭它
的人,发起野蛮而无情的报复”。
恐惧感会驱动非理性萧条,它的心路历程大致如下:
进入下跌阶段时,基本面开始变化,人们过于乐观的预期被突然打破,股市开始下跌。
但是,经过长期的牛市行情投资者会产生“庄家的钱效应”。庄家的钱效应是指在赌博产生收益
效应后,人们倾向于接受以前不接受的赌博。因为心理账户的作用,即使赌输,痛苦往往较小。
可是,伴随着股市的下行,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意识到市场绝非原先认为的那么乐观,悲观情
绪开始出现。
熊市的后期,长期的萧条使得人们产生了趋势持续的预期,即使股价体现了其内在价值,但场外
资金依然不敢进入。同时筹码持有者由于账面亏损的“蛇咬效应”,对股价的定位产生巨大的改变,可谓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当股价已经“低到下水道了”,由于抄底资金的介入,股价有所回升。成本较低的投资者倾向于
在略有亏损时出局,而不会在意此时股价是否匹配股票的价值。
长期的下跌同样改变了股民的“锚定点”, “损失厌恶”在此再次发挥效应,随着股价的上升,
不断有接近其成本区的投资者选择抛售。
反弹很快就被非理性的抛盘镇压下去。这时出现了波浪式的下跌。
在下跌行情中,人们开始逐渐认为下跌是常态,而上涨只是偶然,市场的总体悲观情绪又会通过
“羊群效应”进一步放大。
市场的大底是由长线的价值投资者造就的,唯有当有较大的一批资金开始不在乎短期的波动而进
入股市时,才可能结束绵绵的下跌趋势。一个特定市场中坚定的价值投资者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和难以估计
的.并且只有这批价值观相同的人在较集中的时点上共同进入股市.才能对趋势产生作用.这就造成了大
盘暴跌时的下跌幅度和节奏难以估计二在一个趋势投资盛行的市场.在长期下跌之后.很少有人会脱离
“羊群”敢于逆势而为.其结果就是股市往往会下跌到一个离谱的点位二如格林厄姆1929年美国股市泡沫
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二费雪已经预见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
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二股神巴菲特也曾在买入股票后账面损失达到50%二他们都是著名的投
资家.但在非理性面前.任何理性分析都难以预测非理性造成的冲击和波动二
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贪婪与恐惧
的存在使得价格和价值会产生巨大的偏差.而具体时代背景、人文环境等的不同造成了市场总体心理状态
的不同.因此对于即便相似的基本面市场总体的反映也不尽相同二流行的技术分析究其根本是对过去发生
事件的统计总结.并试图通过概率指导投资二但参与者在不断变化.参与者的数量和市场中交易的股票也
在不断变化.此外不同股票可能吸引不同的具有特定行为特征的投资者.这使得在另一个股票上的数据分
析变得钝化二资本市场是由无数投资者和投机者共同构成的博弈场所.因而对于资本市场脱离基本面因素
的非理性波动唯有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审视二行为金融学无法精确地为投资预测价格的波动和走
势.但却可以在分析投资者心理和大众预期的基础上来研究判断资产价格波动的发展阶段二从投资的战略
角度来把握一轮行情的发展.发现机会.规避风险二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