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当时内心是非常想和两个姐姐一样,去“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的,但身体不
争气,终究也没能去成。不想,我在工作之后,居然插了一回“洋队”。有时候想想,命运真
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从学校出来后,我被分配到了上海电子管厂,现在这家厂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当时这
家厂和在这家厂里工作的工人所享受到的那份荣耀感,现在很多我这个年纪,甚至比我再大一
点的上海人都是能够回忆起来的。不过,这种“风光”后来并没有让我们逃过下岗的安排。
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厂里主要生产红灯牌收音机使用的电子管。这个牌子的收音
机当时是很紧俏的产品,因此厂子经营得也是相当红火。后来由于有新的产品出来,就不太使
用电子管了,再后来就改为生产日光灯及日光灯管。
1 983年,厂里接到上海市有关部门的任务,需要派遣一批工人去伊拉克工作,而我当
时正是厂里的先进工作者,并且是当时很受尊敬的“全能工”。所谓“全能工”就是说,在整
条流水线上,从第一个岗位到最后一个岗位,都能胜任的员工,就和体操项目里的“全能冠
军”一样。
那时候去国外工作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对人员的挑选非常严格,组织方甚至去了我
之前念书的学校和街道居委会作政审调查。之后就叫我去面试,后面的事情居然相当顺利,面
试和体检都通过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当时的国际环境,那时伊拉克和伊朗正打得不可开交。有领导就问
我,去正在打仗的地方工作,会不会害怕?我回答说: “不怕。”当时我已经成家,并且有了
一个3岁的儿子,于是我就把孩子交托给我妈,安排好了家里的事情。就这样,我的生命里多
了一段两年多“洋插队”的经历。
不过那会儿我们“洋插队”的工资并不多,只是回国的时候,他们赠送给了我们一些
当时国内仍相当稀罕的电视机、照相机等物品。不过,我并不是太在意这些,被认可、被选拔
上的自豪感对我来说更为重要。
我们当时是从北京转机到的巴格达。20世纪80年代初的伊拉克就已经相当富裕了。但
我们一开始去并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和饮食,很多人第一天就发烧了,不但吃不下当地的食物,
甚至连自来水都喝不下去。很多人当时就哭了,但我是不哭的,想着既然来了就好好工作,身
体本来就不适应,再一哭一折腾就更吃不消了。
最后我们还是都撑过来了。
记得我们当时的工作是生产汽车灯泡。那家伊拉克企业的厂长对我们这些中国工人还
是蛮好的,一方面我们的技术过硬,另一方面我们的坚持精神也很让他钦佩。他对我说,他们
也需要技术人员,问我是否可以带些伊拉克徒弟,我欣然答应。我在操作的时候,徒弟就在旁
边学,后来慢慢我只需要在旁边指导就可以了。适应了异国生活后,一切就显得比较顺当了。
但是有一天发生的事情,让我觉得原来人离死亡是那么近。有一天,我们几个中国员
工去巴格达最高的山上拍照,正开心时,一颗炮弹落在我们身边。不幸中的万幸,这颗炮弹并
没有爆炸,而是击穿了一幢房子的好几个楼面,着实把我们给吓坏了。
还有一次,在离我们宿舍非常非常近的煤气厂里发现了一颗定时炸弹,当时我们宿舍
楼里的人都撤离了,我由于睡得太沉居然没有被吵醒。事后,他们都说我实在是“太沉
着”了,说我“命大”。
我到现在还时常能回忆起这段生死经历。和很多有类似经历的人一样,我最大的感受
就是庆幸,庆幸当时身边的那些炸弹都没有爆炸,不然也就没有今天的我了。这些事情让我更
加珍惜看起来平淡无奇的生命,更加懂得“活着”的意义。后来炒股的时候我都很小心谨慎,
尽量回避风险,哪怕少赚一点。毕竟“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啊!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