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天下资讯 > 资讯分享 >

我差点就不姓孙了

时间:2014-12-03 15:35来源:未知 作者:zhi

    直到现在,我仍然会时常感到庆幸。我因为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孩儿而被祖母私自送了
人,但最终还是被父亲要了回来。否则很难想象今天的我会处于怎样的一个生活状态,或许目
前已经退休在家,看着电视,料理老伴、孩子的一日三餐;或许会想着为家庭多赚点收入,而
四处找散工打;或许也会和现在的我一样,天天跑证券营业部,和散户朋友们聊着所关注的每
只股票的细微变化,但能否进大户室,能否从市场上获取如此多的收益,这将是一个极大的未
知数。
    我出生于l954年的江苏太仓。在四个孩子当中排行第三,是双胞胎中的妹妹,我还有
一个弟弟。我仍然很清楚地记得我所在的那个地方叫“l9大队6小队”,后来祖母也和我讲了
很多关于我出生后为何会被送掉的往事。
    由于父亲是在上海工作的,因此在我妈妈生产的时候,未能陪护在身边。祖母说,当
时农村的医疗条件、生活条件都很差,我妈妈在怀孕期间也根本不可能做现在流行的“产
检”。在我妈妈将我的双胞胎姐姐生下后,接生婆才发现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当时大家都没
有想到会一下子有两个孩子出生,根本来不及准备更多的衣裤,算上双胞胎姐姐和我,家里就
有了三个女孩子,当时家境也实在是困难,全家都靠父亲一份工资收入养活,因此祖母没有等
到父亲回来,就决定把我送给别人抚养。
    后来,到了星期天,我父亲从上海回到了太仓老家,一听说我已经被送了人,坚决去
别人家把我给要了回来,说即使再苦也要自己养大这些孩子。


    于是,我就被幸运地留在了这个家庭里。尽管童年的生活相当艰苦,但是和姐姐弟弟
们一起摸鱼捉虾、挖野菜、抓知了啥的都干过,这段在农村的童年生活,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很
开心的。一直到了要上学的年纪,我们才回到上海,但是每到放假,我们还是会回到乡下帮着
祖母干活。
    我一直都非常感谢我的父亲。虽然他后来在一家饮食公司当上了党委副书记,但是却
从小教育我们“人要勤劳”,成绩好的有奖励,成绩不好的就要“吃”批评,但从来不打我们
姐弟几个。父亲还会给我们几个分配工作,这个负责洗碗,那个负责做饭,这个负责倒马桶,
那个负责打扫卫生,下一次大家再轮换。
    父亲在“文化大革命”中受了冲击,被关牛棚的时候,一条腿受了伤,后来这条腿就
算废了。但他也是第一批被平反的,这一点让他感到非常欣慰,之后他工作起来更加积极认真
了。几年前,他因为中风瘫痪在床,原单位的老同事来看望他时,都说“老孙真是个好人”。
我想,他要是能听见这些评价,心里肯定比谁都高兴。
    事实上,每次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把“炒股”这件事情做得那么好的时候,我都会把我
的这段经历告诉他们,很多人自然也不太理解我的动囡。
    首先,童年时并不富裕的家庭生活水平,让我从小就养成了能吃苦的精神。炒股是件
非常辛苦的事情,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也需要无比认真的态度,这些要
素都是缺一不可的。炒股的过程非常漫长、枯燥,没有“能吃苦”的精神是很难坚持的,自然
也就不能很好地投入进去,那么所获得的回报也就非常有限。


    其次,父亲对我的影响。父亲是一个老实人,是一个好人,他在工作期间可以说是完
全一心一意地在为了企业、为了企业员工不知疲倦地付出,这让我们几个孩子从小都耳濡目染
到“要对自己、对家人、对别人负责”这句话的重要性。这也是鼓励我在下岗之后,努力找工
作、养活自己、照顾好家庭的动力;同时,对我在之后成为一个专业股民产生过重要影响,不
盲目投资、不听信消息、谨慎投资等操作思路就是最直接的“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表现。
    再次,我始终牢记“人要勤劳”这句话。它让我能同时打好几份工、能忍受各种目
光、能勤勤恳恳研究上市公司的各种数据、能坚持天天阅读所有政治和经济新闻……这句话也
是我在股市上能获得较多收益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