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98年底,我在汇丰银行做中国研究部主管才半年,突然被开除了(其实,准确地说
是被辞职)。在那前面的几年,我一直有一个理论,并且写过很多报告。我认为,中国当时的
外汇储备已经太多(不是太少),人民币被低估,而不是高估。我认为当时的亚滑l金融笸机对人
民币没有什么影响。l 998年,中国财政部宣布发行20亿美元的扬基债券(Yankee Bonds)。我认
为当时的官方借口完全没有道理。他们说,中国需要一个利率曲线,以便日后中国政府和企业
到国外市场发行债券时作为基础利率的参照系。其实,当时的真实原因是,外国投行不断游说
中国财政部发债(毕竟外国投行需要佣金收入)。有人说,我们的财政部官员也想乘机出国旅行
(美其名日“路演”)。是否就这么简单?我不得而知。不过,这让我联想到这几年国内大量的
省政府和市政府在香港的大型招商活动。领导们带领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到香港住在昂贵的酒
店,吹一通大话,然后大吃一通。领导们和喽哕们就去采购Lv手提包、化:恢品、西装和其他奢
侈品。有时参加这种会,我碰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他们对招商的内容一点兴趣也没有。他们
来香港只是为领导们的奢侈消费埋单的。但是你别可怜他们。领导让他们埋单是瞧得起他们,
是给他们面子。成百上千的人想来埋单,但是没有机会。比起近些年招商活动的奢侈,l 998年
的国债发行的环球路演简直可以算是“艰苦朴素”。l994年,我刚到瑞士银行工作时,曾经陪
同几个部委的处长、司长和部级领导.1_fJf0欧洲考察“金融市场”。坦白说,当时只是美酒佳
肴、豪华酒店和工作内容不清晰而已,没有任何可以炫耀的额外花絮。官员们为老百姓当公
仆,辛辛苦苦,改善一下待遇,也无可挑剔。
1998年l2月l5日,我反对中国政府发行“美国扬基债券”的报告被香港《南华早报》
摘要报道了。该报引用我的话说,中国财政部发行扬基债,是个“双输的行为”。毕竟,这些
债券融到的钱又会用来买美国国债,利息只有3%左右。在利率上,中国的老百姓净亏两个百
分点以上。我可捅了马蜂窝了。我当天就被辞职。在失业四个月之后,我又被我以前的雇主法
国东方汇理银行下属的惠嘉证券聘回,当股票研究部主管。两个月后,我又被另外一个老东家
瑞士银行挖角过来,也是担任中国股票研究部主管。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