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如是说】
在谈到已经发生的成本时,我们就会思考是否有足够的收^来弥补。同样,在谈到即将发生的成本时,我们也必须去思考是否有足够的收^
来弥补。
——德鲁克《非连饕时代——转型社会守则》
【实例与活用】
企业的投资要能够盈利,获取利润虽然不是企业组织在社会发展中所要实现的惟一使命,但盈利绝对是第一任
务。这是因为,无论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还是自身的发展需要,都必须依赖于经济资源的剩余。而这些经济资源的剩余
就是企业的利润。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把创造利润放在首位。
我们以郭士纳为例。1993年郭士纳就任IB_11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郭士纳的加盟,对IB_1I有着重大的意义——
他是IB_11第一个从本公司之外引进的最高领导人。当时的IB_1I形势不客乐观,公司的各条战线和各大板块都存在着致命问
题。郭士纳上任后采取的第一项措施就是裁员——这就是空降高管的好处,因为是外来者,在公司内部没有枝枝蔓蔓的人
际关系,裁起人来,毫不手软。
郭士纳在一份备忘录中记载了当时自己出台这项措施的真实心境: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多年来一直效忠于公
司,对这个公司有很深的感情,令你们没想到的是,到头来却被公司评价为多余的人,这一定令你们很生气。我知道这对
大家来说都是痛苦的,但我深切感到裁员就是公司最希望我干的事情,并且所有人都知道采取这一措施是必要的。
裁员措施与IBM一贯坚持的企业文化精神相违背——不解雇是IB_11企业文化的重要支柱,IB_11的创始人托马斯·沃
森及其儿子小沃森认为,不解雇政策可以让每个员工觉得安全可靠。但是,现在郭士纳所采取的政策使公司上下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他总共辞退了至少:_35000名员工。
我们必须承认郭士纳的措施是正确的——经过他的整顿和改革,IB_1I在短短6年内重塑了企业的伟大形象,走上了
迅速崛起的复兴之路。郭士纳提醒我们,虽然盈利是任何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目的,但是促进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却
是公司上下共同的责任。
作为企业组织的一名成员,任何员工都要为公司创造财富。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 “赢利是整个社会繁荣不可或
缺的义务和责任。假如干不能赢利的工作,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干,也没有必要干,因为干了也没有任何意义。”这就要求
组织成员必须把为组织创造利润作为最大职责。
杜邦集团创始人亨利·杜邦宣称: “企业利润高于一切。”所有杜邦家族的男性成员假如在杜邦公司工作一段时
间之后被认定为无法为促进公司创造效益提供支持,就会被要求退出企业。在亨利·杜邦眼里,只有家族服务于企业,决
不让企业服务于家族。不能为组织创造利润,那就是组织的累赘,是公司的冗员,为了公司发展的需要,这部分人必须被
清理出去。
创造利润对于任何公司而言都是一样重要的,都是必须秉承的首要发展原则。而利润的产生必然仰仗于组织成员
的付出和努力,企业的兴衰成败、收益多少都与成员的努力紧密相连。当每一名组织成员都把创造利润作为自己的最大职
责和神圣使命,并为达成职责和使命创造性工作时,这个组织将会实现更高的利润指标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组织成
员也将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大成就。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