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原在市场上弓l发了三次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大讨论二在2003年10月30日举行的中国改革论坛
上.她直言: “股权割裂的制度设计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个问题不解决.做任何事情都走不
动二”“女侠”登场.出语惊人二市场一片哗然.指责多于赞同二生存就得发展.发展就得付出重大的牺
牲二而这时. “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的市场人士还真是不多二李青原直言后的第十天.尚福林发表了题
为《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署名文章.首次对全流通问题公开表态.力挺李青原二
2004年1月10日.在第八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李青原明确表示.2004年是解决全流通问题的一
个好时机二不过话音刚落.当年4月宏观经济调控开始.对全流通问题证监会内部意见还不统一.所以这个
好时机没有到来二2004年9月15日. 《新京报》报道了证监会主席对股权分置问题的看法二他认为股权分置
问题对价格形成了重要影响.长期存在不仅不利于流通股东.对非流通股东也不利.必须通过解决股权分
置.让A股变成“含权股”二显然在证监会里.尚福林再次声援李青原二然而这时的股市如同垂危病人.上
证指数缓缓地向1300点躺下去.喘息着二股民们望着不死不活的市场. “十年梦、屈指堪惊”.很无奈二
不在“喘息”中爆发.就在“喘息”中死亡二一年快过去了.上证指数已从1700多点跌到l200
点二 “女侠”急了.2004年12月.第三次大声疾呼.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二但
响应者还是不多二2005年1月15日.在北京第九届中国资本论坛上.李青原继续她的第三次呼吁.2005年要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如果快的话.上半年就要解决二”
“你们把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看得太简单了二”那时证监会内部有人道二显然.证监会里还有人反
对.对于这些人来说.与其改革.不如维持二但维持不是发展二
的确,同股不同权,国有股股东不关心自己的股票价格等,都是股权分置导致的不合理现象,使
我们的市场一直畸形地维持着。大家都知道解决这个问题会使市场更合理,但改革要付出代价,让已经为
股市发展至今付出巨大代价的股民,再为股市设计之初的不合理这样的历史问题付出更加巨大的代价,股
民们会不会接受呢?2004年8月l8日, 《中国证券报》公布了与深圳华鼎市场调查公司联合调查的结果,他
们对全国20个城市进行了股权分置的调查。有42%的投资者表示赞同股权分置改革,有32%的投资者表示不
赞同,有26%的投资者表示无所谓。这说明,大多数的投资者还是希望付出代价来发展出一个全新的股市,
他们的勇敢和牺牲精神足以让管理层敬佩。
“男侠”波涛的“三文”和“女侠”李青原的“三言”,奠定了股改的理论基础;股民们的勇敢
和牺牲精神,奠定了股改的现实基础。“两基”建立,时机成熟。
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通知》,正式启动困扰我国证券
市场l5年之久的最根本制度性缺陷的解决程序。一场股市“大革命”开始了。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