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22日,正当深圳黑市第二次猖獗起来,而上海股价在南方军团的攻击下节节攀升时,突
然传出一则令人惊奇的消息。世界证券业的权威性报纸,美国《华尔街日报》驻京记者麦健陆采访了上海
的一位股民“杨百万”。这次在上海金谷园餐厅的采访,使“杨百万”成为知名人物。不久后麦健陆再次
对杨百万进行采访,两个月内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两篇对他的专访,在英文标题《一个成了百万富
翁的杨》下面,还刊登了他的照片。那副有点像中国内地老实巴交农民的憨憨神情,仿佛在说: “天下英
雄本无主,今天轮到我坐庄。”
过了几个月,即1990年的l2月l6日,在“杨百万”设于上海海宁路的私人证券投资办公室,美国
广播公司的驻京记者赵爱素也对他进行了采访。随后,美国之音、NHK、船c、NEWSWEEK、C_'gN、加拿大电视
台等众多的外国著名媒体都对“杨百万”进行了采访报道。台湾一家电视台花了几天时间,拍了一部关于
他的专题片。外国的一些社会名流,如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副总裁、波兰总统经济顾问等,也纷纷造访这位
在中国股市里一夜间变成百万富翁的传奇人物。国内的媒体也紧紧跟上,纷纷报道。“杨百万”的名声犹
如当时的上海股价,一飞冲天。请他去讲课的各地证券公司络绎不绝,沈阳财经学院则聘请他为该院的教
授。
这个家喻户晓象征着中国股市第一批大户的“杨百万”,到底是何许人也?难道真是中国股市的
一个神话?
“杨百万”的真名叫杨怀定,20世纪80年代初,是上海铁合金厂的仓库保管员,工作勤恳,恪尽
职守,曾因一年为仓库增收节支30多万元而获得过嘉奖,冶金部的《冶金报》还登载过他的先进事迹。如
果不是一次意外,他可能永远是工人队伍中的优秀一员。
意外发生在1988年的春节前夕.杨怀定保管的仓库失窃铜锭一吨多.价值近万元二事也凑巧.此
时他的妻子在浦东承包了一家电线厂.为此厂方怀疑他“监守自盗”.于是公安局打电话要杨怀定去谈谈
情况.到了公安局.把他“请”进拘留所谈二这对一位优秀工作者来说.当然打击很大二在对他进行了一
番审查与责难之后.失窃的第6天.窃贼再次潜入仓库作案时被当场抓获二可还了清白的仓库保管员自尊心
受到了伤害.就在他“平反昭雪”的那天.他的第一篇经济方面的文章《用活资金.促进生产》在行业报
刊上发表.这更让他百感交{E.心潮起伏二当晚他提笔写下了辞职报告.并和一张公安局破获这次盗窃事
件的剪报一起.交给了厂方二辞职后的杨怀定一头钻进图书馆翻看全国各地的报纸.靠报纸上得来的信息
走南闯北.帮妻子承包的电线厂推销电线.他推销掉的电线达几千公里二
有一天报缝里的一条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中央批准温州金融改革试点.那里的银行储蓄利率上
浮4.8个百分点.年利率可达l2.4%二当时他和妻子在电线厂的经营中攒下了5万元钱.这5万元存在上海的
银行里.年利率为7.6%.一年可得3600元利息.他辞职前在厂里的工资每月是68元.一年加起来也只不过
800多二杨怀定眼睛一亮.如果把5万元存到温州的银行.他就能多得2400元利息二谨慎的他立即给温州人
民银行写了一封信.问上海报纸登的是否确有其事.温州人民银行回了一封加盖公章的信.证实这是事
实二他和妻子商量之后.于l988年4月16日从上海银行提出全部的财产5万元.买了去温州的船票二 “人生
本来多变幻.千岩万转路不定二”就在他登船的当口儿.当天出版的报纸上的一条消息使他立即退掉了去
温州的船票二这条消息就是:从l988年4月2 1日起.上海国库券市场开放二在消息的下面清楚地写着l985年
国库券得益率为15%二他的5万元为此又多出了i000元的利息二
正是这条不起眼的消息改变了杨怀定的人生二l988年4月2 1日.对杨怀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日子.
这是国库券放开的第一天.他早早地提着5万元现金站在了银行国库券交易柜台前二当时l985年国库券成交
价是l08元.离到期还有两年零两个月.这个价买进.到期后i00元有37元的利息.年利息超过了15%二当时
他非常谨慎地只买了2万元二没料到下午没事去银行看看.l985年国库券居然涨到了112元.他赶紧抛掉.
竟然几个小时内就净赚了800元二800元相当于他辞职前一年的收入啊!正如以后的股民第一次买进和抛出
股票一样.杨怀定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炒”二
正是这次切身的体会.杨怀定“否决”了把国库券当做存单的概念二“我回来想.如果我能找到
地方买进便宜的国库券.就肯定赚钱二”事后他回忆道二于是他开始“炒”起了国库券二不久.除上海之
外.又有六个城市相继开放国库券市场.已是“老炒手”的杨怀定意识到国库券由于随行就市.在六个城
市间价格肯定不同.其中必有差价可做二但是跑外地费用增加.本小利薄.所以他动员亲朋好友投资.最
后本金增加到了14万二第一次跑的是安徽合肥.他在安徽工作的弟弟告诉他.当地的国库券与上海的差价
为2元钱.于是杨怀定到工商银行合肥分行的一家交易柜台前通吃那里的国库券.共106500元.第二天到上
海抛出.获币J2200元二
由于当时信息不发达.尚未建立统一的市场.各地国库券的价格不一样.像上海这种大城市.国
库券的价格比农村贫困地区的价格要高:而有些地区国库券没人要.单位为了完成指标.不得不搞摊派.
老百姓买回国库券.又以八折价抛给银行.银行再以九折卖出来.这样从外地一些落后地区的银行可以买
到九折的国库券二于是杨百万天天到外地收进国库券.到上海卖给银行.这样每100元国库券可以赚1~10
元的差价二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差事.为了几元的差价.他根本坐不起卧铺.挤在火车车厢里到达安徽或
别的什么地方.买进后匆匆赶回.到上海直奔银行机构卖出二一次又一次.以最快的速度来回于上海与外
地之间.白天在银行交易柜台前.晚上在火车上.没日没夜.火车的硬座就成了他的床铺.连他自己都搞
不清到底跑过多少省份多少乡村和城镇二有些地方跑多了.银行工作人员对他也熟悉了二有一次他带着巨
款到安徽某县银行.银行I'3口排着长队.农民们春耕时纷纷提取现金.出现了挤兑.银行现金已用完.正
准备打发农民离开.见杨怀定来了.知道又有现金了.一边给杨怀定国库券.一边把他箱子里的现金发给
农民二
几年下来.杨怀定积累了资金二他订阅了26种金融、经济方面的报刊杂志.在各地建立了关系网
和信息网.通过电话知道各地国库券的价格与存量.有选择地跑价格低存量高的地方.效率与金钱同步增
长.赢利最多的两个月.他竟赚了50多万二最多的一个月.由他经手流入上海的国库券突破i000万元.这
引起了上海财政界、金融界的震惊.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