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深圳刮起炒股狂潮时.上海沉寂了四年之久的股市依然悄无声息.仿佛深圳股市代表的是热
情.而上海股市象征着理性二上海股民的热情远远不如上海的发行部门二
自1984年和l985年飞乐音响与延中实业相继发行上市后.l985年上海爱使电子设备公司(以下简
称“爱使”)成立.旋即向社会发行了股票二这家当时总资产109.8F1元.个人股只有5500股(面值50元)
的公司.在上市公司里是袖珍型的.但在以后的庄家眼里.这只股票如同“爱情天使”般美丽二
1987年对于上海证券的发行部门来说.是个一相情愿的“股份年”二l月.上海“老八股”中的
“航空母规”——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真空”)成立.并于当月12日开始发行
面值i00元的股票.总盘子为2亿元.个人股占20%二这只股票因为盘子大而被视为上海的龙头股.上市后交
易量一般都占整个股市的50%.价位最高时.股票市值占“老八股”总和自t84%二3月.上海浦东的一家乡镇
企业申华电工联合公司(以下简称“申华”)向社会发行了6995股面值i00元的个人股股票二9月.飞乐音
响的母公司.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飞乐”)成立.发行2 1.Ol万股面值i00元的股票.飞
乐音响公司的董事长秦其斌出任飞乐股份公司总经理二两家“飞乐”都隶属于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局.飞乐
音响主营商业.飞乐股份主营工业二上海股民把母公司称为“大飞”.把子公司称为“小飞”二
当1987年这三只股票上市以后.上海股市已基本形成.规模和数量也超过了深圳股市二上海管理
层在1987年11月2日适时推出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股价指数——静安股价指数二不过在冷冷清清的股市
中.这个指数实质并不具有市场意义.当时管理层也只好不对外公布.仅仅作为专家与证券从业人员的内
部参考.直到l989年12月.才正式向外公布二
1988年.一家名牌商场股票发行并上市了.上海豫园商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园”)向
社会发行了6.5万股面值l00元的股票.在以后的“老八股”中.这是走势最为坚挺、唯一一只没有跌破面
值的股票.在1989年的历史低谷中.它顽强地在101元守住了.上海股民对它的钟情来自于老上海对城隍庙
的钟情.他们亲切地把它称为“老庙”二
上海发行股票的热情.当然也来自于股份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二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各地都在发
行股票.到1989年.全国发行股票的企业已达6000多家.累计发行金额超过35亿人民币.遍及广东、上
海、北京、江苏、河北、河南、安徽、淮北、辽宁、内蒙古等地二上海作为致力于中国金融中心建设的城
市.自然不会放慢股票发行的速度二
在发行股票的同时.上海在1988年又相继成立了三家证券公司.即上海海通证券公司、上海万国
证券公司和上海振兴证券公司(后改名为上海财政证券公司)二这些证券公司纷纷设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柜
台二
管理层一相情愿地认为.虽然上海人均存款比不上开放了十年的深圳.但上海当时有1300万市
民.而可供流通的股票才60多万.平均每20人才一股.要把股市炒起来不费吹灰之力二股价的死寂.交易
的萎缩.只不过是因为国家替股票定了价.而不是真正的股票交易.只要一放开股价.市场马上就会热闹
非凡二1987年秋天.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决定放开证券交易价格.即按委托人意愿随行就市.真正股票
交易的市场完全确立了二
现在一切都已就绪.就等股民热情入市的春风了二
但春风并没有扑面而来二上海市民当时对股票的冷漠和无视让管理层看不懂.也让那些懂股票的
老股民感到失望和厌倦二自1987年秋天放开股价后.股价仅有两次小小的上扬二第一次是1987年11月到
1988年1月.此时临近l987年年度分红.静安指数曾上摸115点.随即又回到100点上下;第二次是l988年12
月到l989年2月,也是临近l988年的发放股息红利,静安指数接近120点。
静安指数两次上扬l0%~20%的幅度,完全是根据分红多少而定的,有些股票的涨幅还比不上派息
的利润。以飞乐音响为例,50元面值的股票,1986年每股税后利润l0.62元,l987年8.49元,l988年和l989
年都是9.38元,赢利分别为21.3%、l6.9%和l8.了%。由此可以看出,股价的涨幅完全与利润吻合。在上海大
多数股民眼里,股票与债券毫无差别。
虽然上海上市公司的获利不及深发展,不能像深发展那样导致示范效应,但上海上市公司的业绩
仍然是骄人的。100元面值的股票,电真空l987年每股获利l了.5元,l988年和l989年均为l8.了5元;豫园发
行股票的当年,每股赢利是22元;大飞乐1988年每股利润高达26.66元。50元面值的股票,延中1986年每股
利润8.1 3元,l987、1988、1989年连续三年均为了.5元;爱使l987年每股利润是8.44元,l988平D l989年都达
到了9.28元。然而业绩在股市里起到的唯一作用是,赢利多少股价就上涨多少,分红完,股价立即跌回原
地,这就是上海人的精明, “精明”得太公平了。
不过再精明的上海股民也没法阻止股价下跌。自1987年放开股份后,下跌的次数多于上涨,1988
年受“抢购风”影响,静安指数回落到105点;l989年4月受经济形势影响,静安指数跌破100点,此后一直
运行于100点以下。从1989年9月24日到ll月l9日,静安指数跌到了历史性底部,最低为83点,直到l990年5
月,才爬出100点。在100点以下,静安指数整整运行了一年多。
在如此低迷的市场里,从1984年底到1988年,上海股民那种深夜排队抢购新股的场面消失了,投
资热情消失了,他们经过长期的等待,等来的却是死寂的市场,他们的耐心被消磨干净了。有一个故事很
说明问题,沪市的“老八股”之一申华实业发行后还未上市,看到当时的股市(柜台交易)如此冷清,有
不少人认定股票没意思,找到当时申华实业的董事长瞿建国,缠着闹着要退股票。瞿建国无奈之下只好动
员妻子凑钱买下部分别人退回的公司股票。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即使不是原始股,只要在20世纪90年代初
买入申华股票,放到现在的成本价大概是每股一角多钱;把申华(即现在的华晨)股票十年来分红派息进
行复权的话.实际价位超过l500元.更何况瞿建国买入的是原始股.无怪乎后来在他名下的申华股票市值
达到2000多万元二这则故事很好地说明了当时上海股票无人问津的局面二
为避免重现深圳股票发不掉的尴尬局面.自1988年豫园商场发行后.管理层再也没有推出新股二
没有新股.可老股还需要配股.那时股票发行还没溢价.所谓配股就是按面值增发新股二1989年上海电真
空公司第三次增发新股.计划发{72200万元.可实际认购只有400多万元.i/5都不到.上海股民不再需要
这种不争气的东西了二这个在全国来说最懂股票的地方.对股市失望与厌倦了二从排队认购到无人问津.
上海股市走过的是和深圳股市截然相反的艰难之路二
与此同时.上海静安证券业务部遭遇了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生存危机.不得不放弃地价与租金昂贵
的南京西路静安寺附近的小房子.搬到了偏僻冷落的西康路i01号二西康路营业厅也只有两张长椅可供股民
坐.每天来此交易的都是一些老面孔二交易方式很简单.两人在长凳上谈好价钱.然后到柜台上办理过户
手续.一天下来.最多也只有几笔成交二没有股民热情的上海股市形同虚设.在风雨飘摇中奄奄待毙.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