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了月8日,四川省一干官员来到四川长虹,宣布因年龄原因免去倪润峰在长虹的所有职
务,改任省政府顾问。是年倪润峰60岁。当时,倪润峰正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常委会。种种迹象表
明,此决定事先没有与倪润峰打招呼。在业内,倪润峰以彩电大王闻名,但他更是个政治人物,是中
共中央候补委员,是全国政协常委。这种政治地位,不要说在企业家中,就是在四川政坛也没有几
个。
1997年的市场神话是四川长虹,四川长虹是龙头老大。太阳最红,长虹最牛。握住四川长虹
吧,握住它就是握住金钱,不管它是什么价位。驾驭四川长虹的是倪润峰,就好比大寨的陈永贵,首
钢集团的周冠五,大邱庄的禹作敏。
四川长虹本是l958年建立的一个军用雷达小厂,编号为780,地处绵阳小城,倪润峰是机载
火控雷达工程师。但倪润峰天生就是个商人,一高兴就喜欢跑到柜台前卖彩电。倪润峰4 1岁当上长虹
机器厂厂长。正是在他的手中,长虹集团从偏居西南一隅的小工厂成为全球第二大彩电基地,净资产
从4000万元发展到近l80亿元,四川长虹的品牌价值位居全国第三,高达266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近
乎奇迹的故事, “倪润峰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完成的”。
四川长虹留在人们心目中的是价格战,一次次掀起降价大波,跑马圉地,同行残杀。
倪润峰的大手笔是建立四川长虹、邦百文和中国建设银行邦州分行三者的三角信用关系,这
一度被认为是经典般的合作:销售商邦百文从四川长虹进货不需支付现金,由中国建设银行邦州分行
向四川长虹开具6个月的承兑汇票,邦百文在售出长虹产品后再向建行还款。l997年,建行为邦百文
出具的承兑总额超过50亿元,而当年最酷的一笔交易是邦百文一举买断长虹两条生产线的经营权。当
1998年邦百文问题暴露时,这条渠道的销售收入占长虹总营业额的30%。
邦百文事发后,倪润峰不得不重新整合长虹的销售系统,但没有成功。在农村,红太阳的广
告(四川长虹的广告语为“太阳最红,长虹更新”)曾经遍布山野,但长虹对乡村市场的渗透一直处
在一种半自动、散漫而无序的状态中。倪润峰是靠打市场起家的,最后也败在这上面。事后尽可以责
备倪润峰重市场而轻技术,责备他错过了主导行业技术发展的黄金季节而扎进价格战的泥淖不能自
拔。核心技术空心化使倪润峰更依赖渠道的力量,或者说渠道资源使倪润峰不必对研发这个难题过分
执著。
然而,在中国市场经济发育之初,一个由军工厂而起立的企业坚决地投入市场,以市场手段
壮大自己,以市场手段完成行政之手不忍心也搞不掂的行业淘汰和重组,打压行业利润空间,迫使企
业技术进步,逼出一个彩电大国,对企业,对产业,对社会,对消费者,倪润峰不是功劳大大的?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