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隆占用银行资金的胃口超过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简称江苏铁本)20倍,而银行部门对
江苏铁本的宏观调控也更早。但是,此前更早,已有一个人对德隆进行了“宏观调控”,此人便是香
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
200 1年4月, 《新财富》杂志发表郎咸平、 《新财富》主编张信东和副主编周宏波联手的封
面文章《德隆系:中国独特的类家族企业敛财模式》,提出“德隆系”概念,这种分析方式获取了广
泛影响力,郎咸平并由此迅速成为中国最当红的经济学家之一。
郎咸平的文章惹恼了另一位民营企业研究人士向宏,他相信德隆已经创造了某种新的商业模
式,这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整合、价值再造的方式,将迅速帮助中国企业克服技术、资本与管理
上的瓶颈。此后,向宏加入了德隆,成为董事局执行主席,成为仅次于唐万里与唐万新的德隆第三号
人物。但向宏没能救下德隆。
2004年6月19日下午,在长江商学院会议室,向宏与郎咸平展开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辩论。郎
咸平认为德隆是一个失败案例,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无法做大做强,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没有大企
业基因,中国社会环境也不适合。
而向宏则相信,即使德隆失败,也应看成是一个值得挽救的遗产,德隆的全球产业整合的思
路,以及这个思路背景所形成的一整套有价值的制度安排,可能为中国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模式上的
启发。向宏甚至将对德隆实践的思考置于中国和平崛起这样一个大命题下,他相信未来中国要靠这批
大型企业去获得全球市场与全球资源。
另有投行人士认为,中国当时的产业环境、投资机会对于整合而言是比较成熟的,但德隆这
样的民营企业并不见客于中国当时的金融环境。出身草根的德隆纵是所谓的资本运作高手,其掌控和
筹资能力也难免捉襟见肘。而偏偏德隆自视甚高,对高风险、激进财务始终抱有浓厚的偏好,自信可
以通过精妙复杂的资本安排,生生在短时间内搭建出一个可以支撑自己产业雄心的资本王国。德隆就
这样进入了理想和现实的错位。
德隆之倒下,最根本的原因是触犯了金融监管的天条。你一家民营企业,在不到20年的时间
里居然或明或暗地控制了20多个金融机构,如果任其做下去,岂不成了金融寡头?这是马克思曾严厉
批判的对象。而且,在2004年的中国,监管层对金融混业是非常忌讳的,认为这将摧毁金融管理的基
础。不要说银行搞证券,金融资本参与产业项目,就是在保险企业内部,产险都不能与寿险混杂,保
险业的大佬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都被强行一分为三。当然,如今混业经营早已放开,银行、保险、证
券、信托全混在一起了,大托拉斯了。看看中国平安吧。
如果德隆诞生在今天,如果德隆是国有企业,唐万新就是优秀企业家,然后到国务院当个部
长,或再往上升,那也说不准。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