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1988年开始进行国债现货流通试点,时隔4年之后,
1992年l2月28日上海证交所在会员机构的自营买卖中尝试国债
期货交易。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和实践终于在1993年10月25日正
式向投资者开放国债期货交易市场。在短短的几年里国债市场已经
得到很大的发展:
(1)国债流通市场迅速扩大。流通范围从最早的7个城市发展
到遍布全国各级城市:国债上市范围由单一品种到较多的品种_级
市场逐渐与二级市场连为一体疫易量呈曲折上升废易机构迅速发
展全国国债交易机构已达1 000家以上:交易方式由单一现货发展
到期货、回购等多种交易方式。
(2)市场交易主体由居民个人为主逐渐转向机构投资者0
(3)地区价格差别缩小各地市场联动性加强。
(4)最为突出的是国债期货市场发展更为迅速在短短的一年
时间里就涌现了数十家国债期货交易场所。据统计,l994年国债
期货总成交量达28000亿元晨上一年度的l0倍。l994年上交所
国债期货总成交量居全国首位达19053亿元,占全国国债期货交易
总量的三分之二强。其他居第2位至第5位的依次是:北京商品期
货交易所(3887亿元)、武汉证交中心(2300多亿元)、广东联交所
(1300亿元)、深交fir(370亿元0 1995年我国国债期货继续火爆,
元月l2日上交所国债期货日成交额达1267亿元再创天量。深交
所从l994年9月1 2日正式推出国债期货业务至年末3个多月的总
交易额达370亿元届全国第5位从1994年12月起,由于加快了
内地券商开办深土川国债期货业务的步伐夜易网点已达180多家,分
布在其他城市,至l995年3月初,开展深圳国债期货交易的证券部
已逾300家最高日成交金额达100亿元相当于1994年的月平均
成交额暇次于上交所。由此可见我国空前的国债期货热。
我国国债期货在短期内发展如ltL,芒i跃,更进一步说明它的存在
和发展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和迫切需要地说明它的发展有着巨大的
潜力和十分良好的前景。但由于发展过于迅猛不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
(1)发展速度过于迅猛,国债期货交易场所遍地开花,竞相发
展,为争夺市场空间而展开非良性竞争。
(2)交易品种少少数类似的期货品种争夺有限的市场需求。
(3)市场交易和管理规则不统一造成市场分散割据不能形成
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地容易导致备交易场所的恶性竞争。
(4)相对滞后的证券、期货法规建设和相对滞后的制约机制艟
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债期货市场失去了应有的控制。
(5)由于交易品种少届债期货有以小搏大的功能。加之又有
机构主力的参与彳艮容易联手做庄操纵市场。如1994年上海3.14
合约”的风波和1995年2月23日上海国债期货市场的3.27”风波
都是典型的例子。此外南些投机者为了减少交收时的现券数量还
在现券市场大手笔地对倒”,拉高现券尾市价格,造成现券动荡和
价格假象。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