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
(2010年12月15日)
欧元的设计者在设计它的时候就知道它不完善。欧元区有一个共同的央行,但没有共同的财政部。这种情况是不
可避免的,因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本来就是打算在不缔结政治同盟的前提下创造一个货币联盟。但各国政府当时自信
地认为如果欧元遭遇危机,它们有克服危机的能力。毕竟,欧盟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诞生的:每次前进一小步,同时完全清
楚以后还要采取其他措施。
不过事后看来,欧元存在着其设计者未能察觉的一些缺陷。欧元本应实现趋同效应,但现在它却造成了各国不断
分化的局面。这是因为欧元的设计者们并未意识到,失衡不仅存在于公共部门,也存在于私营企业。
欧元产生后,商业银行可以在欧Jtl央行的贴现窗口为自己持有的政府债券进行再融资,而监管机构认为这些债券
是无风险的。这导致多国问的利率差额缩窄,这又导致实力较弱的国家出现了房地产繁荣的景象,削弱了它们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欧元区建立后,受到其副作用影响的德国不得不勒紧腰带。工会同意在工资与工作环境上做出让步,以换取就
业保障。分化就是这样产生的。但银行继续大量买入较弱国家发行的政府债券,以期从仍然存在的微小的利率差额中获
利。
雷曼兄弟于2008年10月15日倒闭之后,系统性崩溃的威胁迫使各国政府承诺将不允许其他任何具有系统重要性的
金融机构倒闭,此时,欧元区缺乏共同财政部的问题才凸显出来。当时,德国总理安格拉·黩克尔坚持认为欧Jtl各国政府
应该为本国金融机构提供担保,拒绝采取泛欧洲的举措。有趣的是,各国之间的利率差额只在2009年才有所扩大。当时,
希腊新一届政府宣布上一届政府欺骗了公众,而且赤字比披露的高得多。这就是欧元危机的开始。
缺乏共同财政部的问题现在得到了一定的补救:先是希腊一揽子救助方案,后来是一个临时性的应急制度安排。
金融管理机构有些含蓄,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它们将创立一些永久性的制度安排。不过,我们同样肯定,新的制度安排也
会存在缺陷,因为欧元还存在其他方面的缺陷。决策者面对的不仅仅是货币危机,还有银行业危机以及宏观经济理论危
机。
金融监管部门至少正在犯两个错误。第一,由于担心引发银行业危机,它们坚决要避免让当前未偿付的主权债务
出现违约或折价。为了保护资不抵债银行所发行的债券的持有者,它们牺牲了纳税人的利益。这在政治上是无法接受的。
将于明年春季选举产生的爱尔兰新政府,必将否定目前的安排。市场已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爱尔兰的救助方案未能缓解
危机。
第二,救助方案较高的利率水平,不利于弱国提高竞争力。分化会继续加深,弱国越来越弱。债权国与债务国之
间的怨恨可能加剧,欧元会对欧盟的政治与社会团结构成切实威胁。
这两个错误都是可以纠正的。要纠正第一个错误,应该动用应急基金。这个基金既可以用于对银行进行资本重
组,也可以用于直接向有关国家提供贷款。第一种做法比第二种做法更有效。这将减少相关国家的赤字,而且如果银行体
系接受了适当的资本重组,这些国家将更快地重新进入资本市场。为银行注资宜早不宜迟,而且整个欧洲同心协力的效果
要好于各自为战。这将创造出一套欧Jtl监管制度。较之控制各国财政政策,在整个欧Jtl范围内对银行进行监管,对国家主
权的干涉更少。
要纠正第二个错误,救助方案的利率应该降到欧盟自身的借贷水平,这有利于形成一个活跃的欧元债券市场。
上述两个结构性变化或许不足以为陷入困境的国家提供“脱困路线”。要让它们脱困,也许还需要采取其他措
施,比如主权债务折价。但对银行资本结构进行恰当的调整之后,银行可以缓解危机。这两个明显的错误导致欧盟前途黯
淡,无论如何都应想办法予以纠正。
jl西班牙的储蓄银行是西班牙专为政序雇员及工人设立的一种保险福利机构÷兼营放贷、出售廉价商品业务÷属于
,』、型地区性银行的范畴÷但是却占到国家金融体系的一半左右。虽然这种银行原则上是非营利机构其贷款业务却饭兴
旺在全国各地投资房地产。但是市场不好的对候÷它们的抵押拖欠量是那些大型银行的两倍。——译者注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