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学堂 > 学习2 >

非经常性损益中有”猫腻”

时间:2015-07-20 18:18来源:未知 作者:zhi

      翻开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中报年报.投资者都会无一例外地发现.在主营收入之外.还有一些打入另册但却对业绩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收入.这就是非经常性损益.也有的叫一次性收入.

      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正常经营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主要包括处置资产的损益、新股申购冻结资金的利息、临时性获得的补贴收入和税收减免、债务重组损益、偶发自然灾害损失、捐赠收支、合并价差摊销等等.因此.它是偶然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也是临时的.但就是这些偶然的、临时的收入.却对公司业绩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有的公司靠此保持盈利的形象.有的公司靠此保留配股的资格.有的公司靠此避免沦为sT股票……据有关部门统计.上市公司依赖短期收益提升经营业绩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而事实上这部分上市公司持续赢利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不少上市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扭亏复亏的现象屡见不鲜.

      许多上市公司把非经常性收益堂而皇之地列入业绩之中.报表好看了.但对于投资者的风险却加大了.有鉴于此.l999年中国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在年报中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此让投资者比较清楚地了解上市公司的真实业绩.此项规定首次实行.立即震憾市场.许多靠非经常性损益支撑业绩的公司立即”原形毕露”.bLAI]ST石劝业靠2092万元的债务重组收益幸免连续三年亏损;珠江控股转让多宗股权.获5200万元转让收益.才避免被sT;新亚股份仰仗向第一大股东转让股票的投资收益8770万元和转让场地使用权、长期股权投资等的收入.不仅保住不亏的记录.而且最近三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l0.05%.刚好挤进配股及格线.

      虽然如此.但并不意味着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利润的现象就此止步了.由于会计利润是根据会计分期假设来确认的.因此上市公司依然可以控制非经常项目发生的时点.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操纵报告期的会计利润.或者利用非经常性收益:t曾.Dn:IR告期的盈利使其达到预期的盈利目标.或利用非经常性损失增.Dn:IR告期的亏损以避免下一会计年度继续亏损.

      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发生亏损后至少三年内不能配股;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其股票交易要实行特别处理;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要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所以上市公司有避免亏损、避免连续亏损以及扭转亏损的强烈动机.由于亏损或濒临亏损的上市公司大多主营业务收入下滑.主营业务成本上升.各种期间费用剧增.要想依靠经常性收益在短期内避免亏损或扭转亏损非常困难.而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一次性和偶发性的特点.非经常性损益与主营业务无关且数额通常巨大.足以在短期内用巨额非经常性收益掩盖经常项目亏损使公司扭转亏损;或在亏损当年大量处理不良资产.确认巨额非经常性损失.以避免次年连续亏损.所以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来避免亏损或扭转亏损.就成了亏损或濒临亏损的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

      如东方航空2000年度业绩下滑.每股收益仅0.004元而濒临亏损.从财务报表看.当年实现净利;I习2008.19万元.初看还过得去.但如果你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该公司当年的非经常性收益高达24671.51万元.占净利润的比例高达l228.5%.其中处置固定资产收益高达26281.04万元.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其净利润为--22663.32万元.即经常项目亏损22663.32万元.本来是巨额亏损.但利用非经常性收益却可以变亏为盈.可见非经常性收益的神奇之处.实际中.利用非经常性收益掩盖经常项目亏损是许多濒亏上市公司玩弄过的花招.

      有些已经亏损的上市公司则更有招术.他们估计在当年无法用非经常性收益掩盖亏损实质的情况下.便在亏损当年大量处理不良资产.确认巨额非经常性损失以避免次年连续亏损.如广船国际2000年公司首次亏损.实现净亏损72587万元.看起来确实可怕.但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净利润只亏损353.7万元.非经常性损失高达72233.3万元.是经常项目亏损额自9204倍.他们的手法是计提本公司存放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托存款的坏帐准备计35043.3万元和计提两种型号的造船产品的预期亏损准备计32643.2万元.为来年的”扭亏为盈”作准备.

      许多上市公司今年亏损.明年眨眼又盈利了.靠的也是非经常性收益.JHPT:IL旅.公司连续几年亏损.2000年终于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4570.5万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却不是盈利.而是亏损5063.7万元.从报表上可以看出.该公司当年发生非经常性收益19634.2万元.其中债务重组收益高达l5204万元(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已经规定债务重组收益不得记入当期损益).饶有趣味的是1999年该公司又计提了非经常性损失24697.9万元.由此可见.非经常性损益成了某些上市公司手里的魔杖.要公司亏.就大提非经常损失.要公司盈.就大增非经常性收益.这样人为制造的利润.还有什么可信度.有什么可比性?

      引人关注的是.在上市公司报表重组受限的情况下.当地财政支持的重要性大为提高.获得财政补贴、贴息的公司大量增加.一些T族公司更是纷纷宣布通过获取财政补贴等能够迅速扭亏.reST西化机.2001年底当地财政局拨付公司一次性财政补贴就达l500万元.其中800万元直接说明就是扭亏补贴.而公司2001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1281万元.有了这一笔财政补贴.公司扭亏自然不在话下.

      经常性收益是企业的核心收益.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投资者可以据此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及判断企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一次性和偶发性的特点.其带来的收益是暂时的.因此.许如果投资者只看公司每股盈利多少、增长率多少.非常容易上当的.因为许多上市公司靠非经常性损益包装了业绩.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增加.如果我们不辨真假.即有可能跌入利润操纵的陷阱之中.专业美股论坛为你提供美股最新行情及精准美股数据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