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学堂 > 学习2 >

捂股的四种研判技巧

时间:2016-08-18 17:01来源:未知 作者:zhi
牛市行情中,捂住市场主流热点股,是获利的最佳捷径。但捂股绝对不是把股票买回来以后就将其压在箱底不间不问了。因为在股市中有个股大幅涨高的时候,也同样存在着个股大幅走低的情况,如果不对持股进行跟踪观察,常常会贻误最佳的卖出时机,甚至会招致亏损。
捂股的整个操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观察分析个股,研判股价的运行趋势,并据此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具体的研判技巧有以下几方面。
(1)研判个股的投资价值。捂股时的价值分析方法不同于短线操作的价值分析,短线操作通常比较侧重于个股的投机价值,而捂股比较侧重于个股的投资价值,需要投资者运用收藏的眼光,看待个股的价值。
(2)研判个股的成交量。捂股操作必须观察个股在两个阶段的成交量变化。一方面是观察股价启动初期的成交量特征。成交量是决定成交价及其后的股价走势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只有先放量或同步放量的个股才具有一定的涨升动力。另一方面是观察股价上升过程中的成交量变化。这里投资者常常存在一种投资误区,认为成交量必须持续性地有所放大,才能维持其原有走势;事实上,对于值得捂股的长线上涨个股,在股价上升途中,保持缩量上涨的往往更有持久性,这表明入驻其中的主流资金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控盘,市场上该股的浮筹减少,有利于该股的进一步涨升。如果在涨升过程中突然出现异常放量、股价滞涨,投资者反而需要提高警惕。
(3)研判个股的风险收益比。捂股操作的基本程序是:在市场中寻找风险收益比最小的进场机会,并在风险收益比放大到一定程度时退出观望。捂股不仅仅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同时还要追求风险的最小化。在个股的收益很大,但风险也不小的时候,就不适宜捂股操作。例如,ST板块和B ST类个股一旦重组成功或扭亏为盈以后往往能给持股的投资者带来巨额的利润。但是,这类个股就不适宜捂股操作,因为其风险收益比不适合中小投资者介入。还有超跌类个股在弱市行情中也常常有不俗的表现,但却不适合投资者捂股操作,原因还是在于风险收益比的不适。
(4)研判个股的技术面因素。捂股操作前或买入阶段中,主要参考个股的基本面情况,当实施买入后,在捂股的过程中则要重点参考技术分析,即密切关注均线的走向及各条均线的平行、相交等关系。一般说来,股价在长时间的上涨后,如果6日均线下穿12日均线,就应该引起高度警惕;若12日均线下穿60日均线,就应该卖出股票,或者减轻仓位;如果3 0日均线调头下行,则应果断停止捂股操作,不管此时是亏损还是盈利,都要坚决卖出或采用短线操作方式。如果投资者错失了卖出机会,在第一次均线死叉时没能出逃,则需把握该股的反抽机会卖出或减仓。如果股价已经处于历史性高位,则一旦遇到均线死叉,就要坚决果断地卖出。一个交易日内美股交易员的奋斗,就是要努力把握各类美股行情,为投资者获利。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