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学堂 > 学习2 >

抄底的误区-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时间:2016-07-15 14:38来源:未知 作者:zhi
    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是现代很多人做事情的通病。特别是在进行投资抄底的债券市场。实际上,每个人的经济能力不同,对投资项目的了解程度也不一样,承担风险的能力更是干差万别…..如果无视这些个体不同因素的存在,跟在别人后面去抄底那些对自己可能并不适合的投资项目,结果也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小梅与丈夫一起到北京打工,两人一个当家庭保姆,一个做搬运工,月收入都不高。有一次小梅去集市买红薯,在与商贩拉家常时,听说倒卖红薯很赚钱,于是就找到丈夫商量倒卖红薯。两人都辞掉工作,借钱买了一辆运输车到北京周边收红薯倒卖。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以每斤0.7元钱的价格收购了5吨红薯,拉到集市上以每斤l元的价格批发,半个月下来,他们赚了3 000元左右,所以两人都十分高兴。
    这样做了不久,小梅见一些倒卖红薯的老同行都是专门收红薯,然后租房把红薯储藏起来,等到开春以后再卖,那样价钱会高很多。小梅一看,于是也租了一间大房子专门储藏红薯。并且又找朋友借了一些钱,作为收购红薯的本钱。
  等小梅的屋子里差不多放满了红薯之时,竟然发现很多红薯被冻坏了。红薯好好的,怎么能会坏呢?原来,红薯必须在温度适宜的地方放置,那些老红薯商贩都知道这个道理。他们收购回来的红薯放到屋里后,就会升起炉子,一直保持着屋里的温度,这样红薯才不至于冻坏。
  结果,小梅不仅没有赚到钱,还欠了一大堆债。
  做事情要尽量避免盲目跟风,哪怕它是一个人人趋之若鹜的赚钱项目,只要发现这个项目的收益不大,或成功率极小,就要及时改变目标,尽量找一个适合自己的项目去做,才会获得更多的收益。下面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1 9世纪中叶,美国传来发现金矿的消息,很多地方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干载难逢的发财机会,于是抱着致富的梦想向蜂拥而来。1 7岁的小农夫亚默尔也是这支庞大的淘金队伍中的一员。
    当亚默尔到后,发现满地都是淘金者的身影,因为人很多,淘到金子的人很少。而且那里的环境很差,气候干燥,水源奇缺,很多淘金人的嘴裂开了大口子,但还是依然不放慢淘金的速度。甚至有些淘金者因为没有水喝,劳累过度,不仅没有淘到金子,反而葬身于此。
    小亚默尔看到这种情况,脑中产生了卖水的想法。经过仔细考虑,亚默尔毅然放弃对金矿的努力,将手中挖金矿的工具变卖成了挖水渠的工具,从远方将河水引入水池,用细沙过滤,变成清凉可口的饮用水。然后将水装进桶里,挑到山谷一壶一壶地卖给找金矿的人。
    一些淘金人见亚默尔卖水,嘲笑他说:  “你从很远的地方干辛万苦地赶,不挖金子发大财,却干起这种蝇头小利的小买卖,真是没有出息!这种生意哪儿不能干,何必非要跑到这里来?”
    听着别人这样说,亚默尔只是一笑了之。因为引进河水不需要任何本钱,而且有水就能卖出去。这样好的专卖市场,使亚默尔很快赚到了6000美元,这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一笔巨款。
    社会中大多数人做事情都十分盲从,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别人能抄底,我也能抄底,这样想的人多了,于是大家就一窝蜂地都去做此事,这也称之为“群羊效应”,是一种非理智的行为,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别人之所以在哪个项目上抄底,是别人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有那方面的才能,适合去做那方面的事情。自己如果不进行任何调查研究,就在后面盲目跟风,忽略个体之间的很多差异性因素,那么肯定会投资失败无疑。专业美股论坛为你提供美股最新行情及精准美股数据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