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学堂 > 学习2 >

买熟悉的股票并留点利润给他人

时间:2016-07-01 16:23来源:未知 作者:zhi
    在投资的过程中,选择好股票是降低风险、增加赢利的重要一步。但是选股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巧,不是一时半会就能选出一只好股票,而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股票,则可以降低时间成本和风险成本,无疑是一种好的选择。
    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有一条经验:对自己熟悉的事情,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效率也会很高;而对于自己陌生的事情,则要费事得多,往往会以失败而告终,而且中间还伴随着种种坎坷。
    有一个山西的投资者,他长期跟踪观察并买卖“天鹅股份(现为三精制药)”,居然在3年内有了500%的利润,而该股票3年累计涨幅还不至fjl00%。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
    我们都知道卖油翁的故事。陈尧咨善射,他在训练场上练习射箭,箭箭全中靶心,大家都称赞他的技艺,他感到非常骄傲。但是有一个卖油的老汉却只是淡淡地点点头。于是,他将老头叫过来,问道:  “你也懂射箭吗?我的技术难道不高明吗?”卖油的老汉没有回答,他把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接着把一枚有孔铜钱放在葫芦口,然后从他的大油壶里舀起一勺油,从高处往葫芦里倒。只见那油就像一条线一样从铜钱中间的小洞里滴下去,一滴都没有落在外边。围观者都惊呆了。而这个卖油的老汉却说:  “其实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是天天练习,熟能生巧而已。”
    我们再看那些在熊市里赚钱的投资者,他们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对股票很熟悉。2008年,沪深股市进入了熊市,但是一位入市只有一年的李先生,却因为不断关注和买卖哈药集团(600664)、广电电子(600602)两只股票,竟然取得了20%的年收益。

    股市上的人更是把追求利润最大化放在了第一位。股市中无数的人都有顶部被套的经历,其中的很多人也都明白在高价的区间买八股票风险很大,但贪心使他们忘却了风险。有的人是赚了钱还想继续赚,这只股票逃了个高点却又追到那只股票的浪尖上;有的人是看别人赚钱眼红也拼命地往股市里钻,中国A股市场几次见顶之前都出现过证券公司门口排队开户的现象。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在狂热的股市中需要的是冷静的头脑,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个市场处处都布满了陷阱。
    股神巴菲特就是一个不贪婪的人。他常常会留一点利润空间给其他投资者。他投资中国石油就是最好的例证。巴菲特于200,3年4月以每股平均价1.ca?元七次在美国增持中国石油的H股,共投入了5亿美元(约39亿元)。至fj200;年了月份的时候,巴菲特开始分批减持中国石油,最终全部沽清,获利35亿美元(约271.25亿元),净赚了倍。
    可是,就在巴菲特减持中石油的时候,中国市场不乏耻笑之声。巴菲特在12元港币左右连连减仓,中石油价格却频创新高,不久之后还突破了20港元。人们都认为巴菲特出现了失误,错过了很好的赚钱机会。但市场的发展证明他的确有先见之明。因为中国石油随后出现了深幅调整,股价从20港元一直跌倒了ca.cal港元。
    其实,巴菲特是在坚持“留一点空间给别人去赚”的原则。他如果能够再等上几个月,投资的回报可能更为丰厚,但如果这么做,巴菲特也不再是价值投资者了,而成了投机者。考虑到自己庞大的持股量,他没有可能在市场到了最高点,大家都开始看空的时候才抛售。他的见好就收,充分显示了他能够坚守个人投资理念,在贪婪和恐惧问走好平衡木。
    过分贪婪必然会使人失去理性判断的能力,不管股市的具体环境,一般人很难让自己的钱闹着,所以勉强入市。不错,资金不入市不可能赚钱,但贪婪使你忘记了人市的资金也可能亏掉。不顾股市行情,不停地在股市跳进跳出,往往是还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股市新手的典型表现之一。
    投资者要知足常乐,要见好就收。我们应该记住一位投资高手的名言:我不传奇,我不赚股市的最后一笔钱,把利润卖给人家的同时,也是把风险卖给了人家。一个交易日内美股交易员的奋斗,就是要努力把握各类美股行情,为投资者获利。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